走进798艺术区,感受工业遗产的艺术新生
创始人
2025-09-20 17:31:57
0

工业遗产承载着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加强其保护与利用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结合实际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近年来,798艺术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化艺术园区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板和典范。

第17届北京798 艺术节以“融合·新质”为主题,展现艺术与社会 共振的新时代风貌。本报记者白继开摄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有一处旧日工厂林立之地,名曰798。这里曾是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于1957 年由东德负责设计,苏联援建而成,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红砖厂房,高耸烟囱,锯齿形屋顶,颇具包豪斯建筑风格。而今却华丽转身,变身为一个全国闻名的集艺术、餐饮、零售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798艺术区的艺术生产展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它是一种工业遗产与当代艺术的奇妙融合。初入798,漫步在钢筋混凝土混搭而成的厂区,宛若走进一座中外文化交汇交融的艺术殿堂。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充分挖掘这一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的工业美学与使用价值,巧妙利用遗存的文化资源——生锈的机床、粗大的管道、废弃的火车头、高耸的退火窑,这些记录当年先进生产工艺的“活化石”,融合美食、文化、雕塑、音乐、时尚等主要元素,通过创新性利用和创造性转化,让沉睡的工业遗产“活了起来”,成功营造出别样的艺术景观。一个雕塑可能由齿轮钢板焊接而成,一台锈迹斑斑的冲床可能成为一件现成品艺术,一条废弃的铁轨可能变成一个雕塑的基座。行为艺术与工业遗产在此不再彼此排斥、相互抵触,反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艺术家们通过将新的艺术创意和叙事要素嵌入旧的工业空间载体,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而且还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功能,使它们实现了从“有烟工厂”向“无烟工业”的华丽蜕变,让废弃陈旧的工业场所获得崭新的艺术新生,并焕发出远超往昔的时代光彩。

798艺术区成功地将艺术创作、商业运作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创建出一种独特的人文艺术氛围。经过修缮后的798依托厂房建筑独特的美学价值,重构新的艺术空间场景,实现历史遗产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的同时,还高度关注公众文化消遣娱乐的情感需要,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生活空间。放眼望去,798艺术区呈现出多元共生的艺术文化生态。既有尽显城市“慢生活”的咖啡馆与书店散落其间,也有功能不同的美术馆、画廊、设计公司、影视传媒、工作室以及时尚创意店铺、餐饮酒吧等消费场所装点其中。置身园区,坐在由机床底座改制的桌前,抬头凝望着屋顶纵横的漆色斑驳管道,仿佛徜徉在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互动”中,让游客在历史与现代的体验中不断切换,惬意享受这一“零距离”接触中的“文化盛宴”。

不仅如此,户外留下的一处能随意涂鸦的高约8米的墙壁和签名墙,更是为艺术展示提供了有韵味、有品位、有温度的公共空间。那些喷绘在红砖墙上的图案,手法多样、造型各异,要么抽象夸张,要么简单直接,既典雅古朴,又精巧别致。798艺术区就如同转动的齿轮把不同的艺术叙事咬合于同一美学空间。艺术在这里不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精英独白”,而是一种人们可以自由讨论、自我展示、共同创意的平民精神活动。游客在废墟与先锋的缝隙里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思绪,在上面任意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话,画上自己精巧设计或即兴发挥的涂鸦。行走在园区之中,看到各式各样、奇思妙想的涂鸦,人们能真切感觉到心灵的自由和创意艺术的独特张力

798艺术区现已发展成为“沟通中外,连接世界”的重要文化窗口。漫步798,游客通过艺术改造后的工业遗产,除了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工业发展跳动的时代脉搏外,还能在不经意间邂逅许多活跃在798的国外艺术家。作为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798不但吸引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木木美术馆、美国佩斯画廊等国际艺术巨头的入驻,园区内还有诸多国家文化中心,如德国文化中心、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丹麦文化中心、朝鲜万寿台美术馆、巴林文化中心、匈牙利点等先后进驻。

751厂燃煤锅炉储煤池所在的火车街区经过更新后正式亮相,15节火车车厢承载着11家品牌商铺开门营业,一条松弛感的时尚潮流街区闪耀798·751园区。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798以艺为媒、以艺通心,通过定期不定期举办的各类艺术展览、论坛和讲座等活动,为中外艺术家与公众搭建了一个文明对话的新场域。每年这里举办超过2000场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包括毕加索卡特兰莫兰迪等国际大展。在798,艺术不再是以往冰冷的、高悬于墙壁的视觉语言,而是活生生的、正在发生的现场文化对话。它将西方的浪漫与东方的深邃、中国的古典和外国的时尚,压缩进同一片时空之中,让不同的文化寓意与想象,共现于同一片屋顶之下。不同文明以艺传情、以情传意,在互鉴中彰显个性,在融合中绽放异彩,共同谱写出一首丰富而璀璨的人类文化新光谱。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华文化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其立体、多元的艺术风貌,更在传播碰撞、融合互鉴中不断扩大其世界影响力。

临别回望,但见暮色下的798静然矗立。798之前世今生,实为城市空间演进连续性叙事之缩影,折射了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画卷。从昔日的电子工厂到当今的文化地标,从陈旧废弃的工业遗产到文化涌动的艺术园区,798的变迁不仅是一座历史工业建筑的华丽蜕变,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精神的时代延展与审美赓续。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次穿越时空隧道的文化体验之旅,更在于它探索了一条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再利用、讲好工业故事的新路径。只有将物质空间的保护与精神文化的传承有机融合为一体,才能使工业遗产真正成为连通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和桥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不息的文化动力。

来源:学习时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一次权力斗争,这场政变由李渊的次子、时任秦王的李世民在长...
原创 李...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每段保持原意,并适当增加了细节描述,全文字数基本相当: --- 中国两千...
原创 皇...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震惊一时的玄武门兵变,亲手夺取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生命。三天...
原创 此...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项羽无疑是一位英雄。尽管他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后世众人却普遍认为,他比刘邦更加...
原创 战... 1945年,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标志着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罪恶与暴行终于画上了句号。经过十多年的...
无需预约!千年陶俑艺术展7月9... 半岛网从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7月9日,《俑笑千年——北朝邺城陶俑艺术特展》在城阳区博物馆开展!...
原创 大... 清朝的政治联姻与晚清公主的命运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起源于1636年由努尔哈赤建立...
于馨悦:陶艺,解锁创意和色彩的... 第六季“My Favorite Shanghai·爱上海的理由”青少年外语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由上海市...
原创 晚... 悠悠岁月,时光匆匆流逝。许多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有的通过文字永载书中,有的铭刻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而...
原创 大... 元末明初,历史上有两位非常杰出的和尚,他们之所以被认为“很厉害”,是因为他们分别参与了两场大规模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