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写真)中国高校国风迎新 传统文化成青春“见面礼”
创始人
2025-09-20 17:02:36
0

中新社烟台9月19日电 题:中国高校国风迎新 传统文化成青春“见面礼”

作者 王娇妮 陈宇婷

九月开学季,中国各地高校的迎新现场悄然兴起一股“国风潮”。从汉服礼乐体验到传统技艺实践,从学科文化展示到地域民俗展演,传统文化成为鲜活可感的青春“见面礼”,在校园内外引起热议。

烟台大学的迎新日,从一缕墨香与一曲琴音中开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展位前,古筝琴声悠扬,新生在宣纸上写下对大学生活的期许。不远处的体育学院设有传统“射礼”体验,建筑学院则展出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西安大雁塔模型……各学科以多种形式迎新,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新生与大学的首次相遇,需要一份有温度的文化连接。”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郑青华表示,相比单纯的校园介绍、入学指导,这份融入传统文化的“见面礼”因可参与、可感知,更能拉近新生与校园的距离。

9月7日,山东济南,学生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迎新现场制作中药香囊。(山东中医药大学供图)

山东中医药大学各学院的迎新点“文化味”十足,特色展区成为人气打卡点。中医学院以“五行五色”为主题搭建游园式展区,其中“青韵”展区用中药奶茶、药食同源产品传递中医生活化理念,“墨香”展区陈列经典典籍,“岐黄”展区以器具展览和游戏科普针灸文化;药学院则设有中医药文化体验区,现场演示中药炮制。不少学生参与其中,拿起药材辨识药性、碾磨药粉、装填香囊,体验传统制药技艺。

不仅山东,中国多地高校策划国风迎新活动,融入地域特色与巧思,受到学生青睐。在天津财经大学校园市集上,杨柳青木版年画、津门蔡氏贡掸等精巧工艺品亮相,传承人现场演示技艺并讲解历史渊源;安徽建筑大学设立“游园会”,展示傩戏面具等艺术珍品,举行鱼灯巡游等民俗表演,并上演黄梅戏经典唱段;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发起“汉服入学式”挑战赛,开设茶道体验区,新生们在氤氲茶香中学习温杯、醒茶、分汤等礼仪。

9月17日,山东烟台,一名大学生展示带有学校元素的文创品。陈宇婷 摄

烟台大学附近的文创店里,带有学校元素的古风折扇、木制笔筒、剪纸摆件受到学生们欢迎。刚购得折扇的烟台大学学生许宝朔表示,这些文创产品既有学校的记忆点,又有传统味儿,“比普通纪念品更有纪念意义”。

新生们还纷纷在线上社交平台晒出“开学照”,将手绘团扇、传统点心、中药香囊、古风校训T恤等文化礼物,与校园景致同框记录。相关帖子的评论区里,“这是哪所学校的迎新礼”“求同款香囊配方”等留言接连刷屏。

今年5月,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举办2025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提出,鼓励高校师生深入挖掘和记录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民间美术、民俗及传统工艺等非遗项目,组织广大师生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创作等多种形式,展现高校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引导年轻一代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0后’‘05后’更倾向于通过体验感知传统文化。”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瀚认为,高校将传统文化融入迎新活动,呼应了青年对传统技艺与美学的浓厚兴趣。年轻一代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文字介绍,更渴望通过亲手操作、亲身感受来建立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结。(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还在社会变革和民族思想解...
百年档案里的“入党誓词” 杨代云 1925年8月29日印发的《上海区委通告枢字第二号——介绍同志入党及入党仪式问题》,在完成公...
原创 这...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906期。在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9月27日举行的授衔仪式上,许多开国...
原创 历... 当年,穿越剧风靡一时,其中《步步惊心》可谓是一部经典之作,剧中的马尔泰若曦一角早已成为荧屏上难以忘怀...
原创 秦... 引言 南宋时期与清朝的情况有一些相似之处。慈禧太后在战败后被迫和解,求得暂时的安稳,而南宋则是选择...
原创 上... 上世纪50年代,以北京市副市长兼明史学家吴晗为首,联合邓拓、郭沫若等一批知名学者向国务院上书,提议开...
原创 大... 在清朝时期,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尤其在边陲地区,少数民族的势力与满清政权的关系一直较为紧张。满清...
俄罗斯“锆石”和“玛瑙”再次同... 俄罗斯“锆石”和“玛瑙”再次同时升空飞向乌克兰,这个场面估计相当震撼。 此前的3月25日,就有消息说...
原创 世... 在浙江省金华市的一处静谧角落,李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记忆的稀世钱币 —— 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
原创 朱...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诗句,诗中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