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作者: [巴拿马] 玛丽萨·拉索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万有引力
原作名:Erase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Panama Canal
译者: 扈喜林
出版年:2021-10-15
页数:328
定价:78.00元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巴拿马运河一直被视为美国在20世纪的辉煌成就:凭借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性,美国征服并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西方“先进文明”治理的“落后地区”的标杆项目。然而这一文明与技术的成果更像是修辞上的胜利:在“西方文明论”盛行的年代,美国为了确立占领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性,成功地将拉美这个民主政治先驱之地描绘成不开化的野蛮大陆,抹去巴拿马文化和政治上的现代性,将这个先进富饶的商贸王国塑造成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将殖民、破坏和侵占美化成“文明”的救赎。
历史学家玛丽萨·拉索根据大量未经披露的原始档案资料和私人回忆,还原了一个被美国商业和政治野心抹去的世界,描述了运河区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并记录了美国在管理上的诸多失败之后,如何强制迁移城镇和居民,改换运河区景观,将破碎、失败与背井离乡的绝望留给了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不仅是工程与技术的炼金术,更是美国展现自己神力的试验场;它揭示了西方中心主义如何将世界分裂、建构成发达文明的“西方”和落后蛮荒的“非西方”,而这一虚构的观念又如何统治了现代世界。
★著者简介
玛丽萨·拉索 (Marixa Lasso):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历史教授。哈佛大学哈钦斯非洲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 · · · · ·
前 言
第一章 港口与城市
巴拿马港
巴拿马港的失去
第二章 1904年的运河区
戈尔戈纳和查格雷斯河
在热带的十字路口劳动和生活
从公民到土人:黑人共和国的政治难题
恩派尔和加通:铁路城镇和拉利内阿的出租屋
热带地区的工业化
热带地区的农业
第三章 运河区老城镇的新制度
运河区的照片
市政管理试验,1904—1907 年
施工繁荣期的运河区管理
运河区城市自治的结束
行政区
安装防蚊丝网之争:也许不可能在雨林里防蚊虫
第四章 没有巴拿马人的运河区
巴尔博亚的未来
第五章 大水之后
加通湖的围筑
从戈尔戈纳到新戈尔戈纳
新戈尔戈纳的命运
运河区居民的房屋产权
离家的痛苦
第六章 失落的城镇
新加通
新利蒙的多次搬迁
查格雷斯:失去一条河,丢了一个城堡
第七章 运河区的新地貌
洪水之谜:作为自然灾难的人口迁移
一个新世界的出现:永久城镇巴尔博亚、拉博卡
西方文明的景象
新查格雷斯的遗迹
新恩佩德拉多的碎片空间
后 记
新查格雷斯的遗迹
新恩佩德拉多的碎片空间
致 谢
注 释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