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新书《731:医学的沦陷》在哈尔滨发布
创始人
2025-09-19 22:35:26
0

9月18日,在电影《731》上映之际,历史著作《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发布会同时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举行,该活动由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众多专家学者、读者观众齐聚,共同回溯那段沉痛历史,传递铭记真相、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近影 摄影 吴冰清

“不仅是历史层面的记录,还能影响现实”

中华书局责任编辑吴冰清分享了《731:医学的沦陷》出版背后的故事与编辑感悟。在她看来,好的历史著作可以跳出一般性叙述,深挖战争暴行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成为照彻真相的火炬。“这本书用沉默的证据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呐喊,直指最核心的痛处——当医学挣脱伦理束缚,会成为比枪炮更残忍的杀戮工具。它不仅是映照731暴行的明镜,也是叩问制度罪恶的思想利刃,更是指斥历史虚无主义的记忆。”

《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发布会现场:吴冰清(右)、杨彦君(中)

《731:医学的沦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特聘研究员杨彦君在发言时,回顾了自己研究731部队历史的20载经历,分享了本书的写作初衷和学术预期,并围绕731部队的历史背景展开深入讲解。

他指出对731部队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历史层面的记录,还能影响现实”。“731部队绝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它是一个利用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手段,以人体实验和细菌战为主要内容的反人类犯罪集团。其本质是医学伦理的全面沦陷,是科学被军国主义绑架,成为了屠杀的工具。他们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基本宗旨,是对人性的根本否定。”

电影《731》放映后 杨彦君同观众交流

讲解结束后,电影《731》首映正式开始,免费观影环节让在场观众通过影像直观感受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据悉,活动结束后,现场的海报与图书将持续陈列一个月,供广大观众参观了解。

七三一部队本部航拍( 1940年 8月摄,森村诚一:《续 ·恶魔的饱食》,东京:光文社, 1982年) 《731:医学的沦陷》 书中插图

《731:医学的沦陷》以战时日本医学伦理全面崩塌为主线,全景再现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肇建、扩张与覆亡历程,揭露特别移送制度下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暴行,还原细菌战从阴谋策划到战场实施的完整证据链条及其对中国军民造成的旷世劫难。尤为珍贵的是,作者依托美方档案,揭开了战后美国为冷战利益包庇战犯、掩盖罪证的黑暗交易——正是这桩交易,令731部队绝大多数战犯逃脱正义审判。

《731:医学的沦陷》 杨彦君著 中华书局2025年7月

在叩问战后追责困境中,该书还呈现了受害者家属延续数代的锥心创伤,更透过这部历史负遗产,探讨了历史真相传承的时代命题。全书勾连20世纪医学犯罪的血色教训与21世纪的伦理守望,在痛切反思中警示:当科学精神背离人道主义底线,实验室终将沦为戕害人类的暴力熔炉。

七三一部队第一部部长菊池齐(左二)在奉天战俘营 《731:医学的沦陷》 书中插图

全书以扎实的史料钩沉、鲜活的影像记录和缜密的学术考证,深度剖解战时日本人体实验暴行背后的国家政治逻辑、社会制度症结与医学体制癌变,撕开“医学进步”光环下潜藏的暴力本质,堪称一部融贯历史洞见与现实警示的思想力作。

直面重重挑战,“研究需秉持冷静克制的态度”

9月18日下午14时至16时,第二场活动“冰城悦读 书适工享”哈尔滨市职工读书分享会暨《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分享会在哈尔滨市总工会剧场举行。该书作者杨彦君、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宏声、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宫文婧,三人在对谈环节中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开启731研究的契机,探讨了国际档案在731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深入剖析“特别移送”档案背后的真相,还讲述了寻访外方档案、采访受害者遗属、书稿创作过程中令人震撼难忘的故事。

《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分享会现场

杨彦君强调,对731部队犯罪问题的研究需秉持冷静克制的态度,直面重重挑战。他指出,731部队犯罪本质是医学精英犯罪,背后是医学组织犯罪体系化、军学官产深度勾连的复杂架构。因此,应当从医学史专业视角出发,将犯罪事实与证据有机串联,形成完整证据链,开展系统性重新研究。

杨彦君发言

杨彦君表示,731部队研究意义深远,不仅关乎历史真相的还原,更深刻影响着个体与家庭的命运。“每个城市、每段历史都需要有人记录,而这已从工作升华为职责与使命。”作为电影《731》的外审专家,他再度强调,当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电影等文艺创作更需要坚实的史实作为支撑,以更好地传递历史记忆。

曾为哈尔滨市平房区刑警大队大队长的作家温宏声,从刑侦视角解读731档案引发关注。温宏声透露,他首次接触731档案时,关东军东安县特别移送档案带来极大震撼,从中拼凑出抗联战士英勇抗日的珍贵史实。据悉,其相关著作报告文学《世界记忆七三一》等是国内首次大量运用核心档案的研究成果,特别公开了美苏对731战争罪犯的询问档案。书中以平实语言、真实故事和朴素情感,还原那段黑暗残酷的历史。

温宏声发言

温宏声强调,731部队的这段罪恶史不仅是中国的伤痛,更是日本乃至世界的耻辱。“若侵略者不反思侵略罪行,战争悲剧或会重演。而我们中国人必须铭记这段历史,如果我们都遗忘了,日本人又怎会记得?!铭记历史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守护和平的必要之举。”

宫文婧回顾了与731部队罪证档案结缘的研究历程。她坦言,翻阅史料时除了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对遇难者的悲痛,更因受害者家属的遭遇而心生哀伤,这份情感催生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宫文婧发言

“时隔八十年,以电影、图书等形式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揭露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更要建立与当下个体的精神联结。”宫文婧表示,当每个“我”都能看到历史真相,就不应再移开目光;当记忆被唤醒,就不要轻易忘却。“唯有让历史从档案走向公众视野,才能真正实现‘铭记不忘、警钟长鸣’的时代价值。而这,既是研究者的使命,更是每个现代人应坚守的历史自觉。”

另据悉,9月20日晚18时30分至20时,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将举办“战争记忆与当代警示:七三一部队医学犯罪的历史书写——《731:医学的沦陷》的新视野”主题报告。届时,杨彦君将以《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史料为核心,结合最新解密档案与遗址考古成果,开展“从细菌战到医学伦理:731部队罪证与当代警示”主题讲座,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现实意义的思政公开课。

“战争记忆与当代警示:七三一部队医学犯罪的历史书写——《731:医学的沦陷》的新视野”主题报告海报

图:中华书局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选择撤退到宝岛台湾,这一决策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呢?在他出发前,他究竟携带了多少...
在历史教材中,他们竟撒下弥天大... 本文转自【央视网】; “1937年7月,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武力冲突,日中战争爆发”“19...
原创 曹... 曹操早年曾多次征召司马懿出仕,但司马懿最初却坚决推辞不接受。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根据司马懿的传记以...
原创 晚...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一天,在老上海的襄阳公园门口,两位特殊的游客出现在了那里。他们身穿褪色的旧棉布长衫...
原创 陈... 刘邦曾经说过,自己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主要依靠的是萧何、韩信和张良的帮助。萧何为他治理国家、提供后勤支...
记者手记丨从日本教科书上的卢沟...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日本教科书上的卢沟桥事变谈起   新华社记者郭丹 陈泽安 罗鑫...
原创 一... 李鸿章是清朝末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生活跨越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动荡时代。这句话...
原创 明... 明代的都察院是该朝最高的监察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巡视及纠察,以...
原创 慈...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每段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丰富细节和改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慈禧太...
原创 论... 当然,这里是你的文章改写版,保持了原文语义和总字数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