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7日,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走进大凉山“艺术家边疆行”采风写生活动圆满收官。采风写生团队一行7人,在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馆(院)长、党支部书记冯晓东同志带领下,采取写生采风与馆际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与沿途优秀地市级场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取得了采风写生与馆际交流的“双丰收”,为进一步做好精品创作与美术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咸阳市美术馆(咸阳画院)位于泰山与大凉山的中间位置,如何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术馆(画院)工作是我们此次交流学习的重点内容。邓俊鸿馆长百忙中陪同我们参观馆(院)建设,介绍了他们充分发挥历史名城的作用,积极到外地举办展览,书画展览与旅游推介相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参观了国内最大的民营博物馆——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郭刚馆长陪同参观并进行详细介绍,该馆数万件美术藏品和经典的古建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路西行,途经成都美术馆。成都作为祖国的西部重镇,已然成为国际时尚之都,成都市美术馆承接、策划了很多国内、国际性大型展览,是全国大城市画院联展的发起单位,通过座谈参观,提升了专业人员的策展意识和水平。
离开成都逐步进入大凉山腹地,在崇山峻岭之间一座座高架桥或穿山越岭或环山而建如玉带缠腰,一条条高速路穿云越涧,天堑变通途;无数条“318”贯通川藏,蜀道成网红。大家在感叹祖国西部大开发的壮举中,来到了采风写生目的地——布拖。布拖县是彝族阿都的聚居县,也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火把节的圣地”的美称。布拖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州东南部金沙江流域,全县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布拖县辖8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特木里镇。布拖县的气候属亚热带滇北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布拖已经逐渐失去了大山深处的原始印象,我们来到当地的集市,用手机和相机,采集着各自感动的素材,和彝族汉子一起穿行于家畜市、果蔬市、百货市、衣帽市,零距离感受着彝族兄弟的日常,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神态样貌。接近傍晚,三五一群的小学生放学后,结伴回家,他们有说有笑、追逐玩耍,让我们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孩子们肤色黝黑、汉彝双语转换自如,眼睛清澈如水又带着些许好奇与懵懂,吸引了艺术家们争相拍照、交流。
冶勒湖是这次活动风景采风的目的地之一,当我们穿过云雾、百转千回到达时,赶上部分道路维护,当地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我们远道而来的目的和愿望,主动帮助汇报联系,使我们顺利完成了采风写生的行程,没有留下遗憾,感谢真诚负责的工作人员。
黑山羊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每头山羊价值两千多元,一般都在几十只。当地绿化植被丰厚,雨量充沛,遍地牛羊,时而也会发现各色的骏马,或奔驰或信步或低头啃食或仰天长啸,自由的生长状态宛如一首悠扬的牧歌,仿如置身于蒙古草原。
在丹巴中路藏寨,感受藏寨独特的建筑风格,树荫里高起的碉楼述说着过往的纷争,阳光下细语的老人描绘着世外的桃源。
返程途中,经都江堰感受了古人治水的大智慧,体验了市民日常的小心得,描绘了西桥游人如织的欢乐颂。
返程中的最后一站——襄阳市美术馆。双方就探索践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文旅发展新路径和展览公教、创作、典藏等业务工作开展深入交流,在参观完场馆建设和展览后,返回泰安。
去年,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在以往边疆行艺术创作的基础上,精选了60件精品,策划开展了“大美中华”泰安市美术馆边疆行美术作品巡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返程中,研究了创作计划和展览策划,创作者们纷纷表示,借着采风写生的热乎劲,抓紧开展大凉山主题创作,抓住稍纵即逝灵感,留下富有温度的作品,展现祖国的繁荣发展,实现应有的社会价值。
(泰安市美术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