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走进关山月美术馆之夜。 (主办方供图)
【深圳商报讯】(记者 张洁)“观展+听诗”,艺术夜航船再起航。9月12日晚,“古韵新声·杏坛月下诗”美术馆之夜主题活动在关山月美术馆圆厅举行,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千年诗词、跨界音乐与岭南艺术的沉浸式演出。活动以创新形式致敬教师节的同时,也引领观众在月色中与诗意相遇。
当晚,那些在儿时由老师带领反复诵读的经典,化作现代旋律,将观众记忆深处的课堂场景轻轻翻开。
演出开场,女高音邓奕辰以一曲原创《心之光》拉开序幕,用音符向教师群体致敬;压轴环节全体演员合唱《老师我总是想起你》,让现场氛围更加热烈。“这是我收到过最有意义的教师节礼物。”福田区益田小学教师严霞现场表示。
关山月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教师节专场将教育初心融入艺术表达,希望通过诗词与音乐的跨时空对话,传递尊师重道的中华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艺术家们通过音乐会导赏讲解并融合歌唱、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从《诗经》、唐诗、宋词到近现代经典的诗魂乐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艺术体验。14首经典文本在原创音乐中焕发新生。作为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的品牌项目,《古韵新声》曾走进音乐厅、校园、文化馆、社区街道。此次演出是该系列首次走进美术馆,将演出与展览深度融合——观众在聆听《幽兰操》《如梦令》的同时,也可同时在展厅欣赏岭南艺术家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艺术画作,感受“古韵新生”的艺术对话。
“我们希望借助浸润式、互动化、年轻态的传播方式,让典籍里的文字以音乐为载体,走进更多市民的生活,使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全力打造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深圳样本。”该项目创办人及音乐导赏人崔宇表示。
当演出结束的掌声在展厅回荡,许多观众仍在展厅漫步。当晚,美术馆一楼至三楼的展览为观众构建了立体观感:“怀抱古今:黎明研究展”和“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是岭南画派两位艺术大师黎明和关山月的专题研究,三楼全新开幕的“小天地——梁醒生人物画展”,则通过70余幅中国画作品展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梁醒生对“继承与发展”的当代思考。从名家经典到当代传承,关山月美术馆以个案研究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从岭南传统到当代转化”的中国画探索路径。观众穿行其间,既可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乐”的美学交融,更可在展览与演出的奇妙互文中,解读“古韵新生”的艺术密码。
上一篇:从文脉传承到艺术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