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已经到胸口了!”事发上海深夜,一小轿车冲进河道!紧急救援→
创始人
2025-02-05 11:33:22
0

“我们掉进水里了

水已经到我胸口了”

2月1日,大年初四晚深夜

浦东新区消防救援局

接到救援电话

一辆小轿车

冲入康桥镇一条河道内

且车内有2名老人

所幸报警人沉着冷静

说清了关键位置信息

消防员快速赶到现场

抵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落水车辆只有后备箱一角还浮在距离岸边约15米处的水面上,其余部分已经淹入水中。

消防员朱豪浩做好安全措施后第一个跳入水中,游到车边发现,老人已经自行解开安全带,并且移动到后备箱附近等待救援。

浦东新区周浦消防救援站

特勤分队一班消防员 朱豪浩

因为车子水进去得比较快,比较迅速,当时车子已经沉入水中了,但是我身体是有反应到这老奶奶抓住我衣服了,我就在水面上喊她“抓住我”,然后我就抓住她了。

在确认安全后,救援人员用破拆工具砸开玻璃,不过由于水涌入,车辆也快速下沉,朱豪浩与队友一起看准时机,先后将两名老人救至岸边,并第一时间移交120送医治疗。

夜间行车,这些需注意

春节里走亲访友

不少人选择自驾

免不了要夜间行车

区别于光线好、视线好的白天

夜间行车环境相对较暗,能见度降低

行车过程中潜藏了不少危险

这些夜间行驶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定要了解

↓↓↓

保证休息,检查车辆

需要夜间行车时,驾驶人应保证出车前有充足的睡眠,请勿强行赶夜路,疲劳驾驶。同时,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做好保养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控制车速,留意路面

夜间行车,需以视野范围决定行车速度。如果视野不佳,行车时一定要降低行驶速度,给自己留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随时留意前后方路况、左右方路标,及时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注意前后方车辆指示灯提醒。

学会辨别“三色”

“走灰不走白,见黑停下来”。灰、白、黑这三种颜色其实是说车灯照射地面反射出来的颜色。颜色不同,路况也就不同。

正常情况下,车灯光照射前方反射出来的颜色是灰色的,也就是马路的颜色,可以放心通行;

当车灯照射前方反射出来的是白色,很有可能是水面,由于无法判断水的深浅,最好绕行;

当车灯照射前方出来是黑色,这意味着光没有被反射,可能是深坑或者转弯处,需要减速或停车观察路况。

夜间行车,警惕以下现象

眩目: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直视对向车辆车灯,会导致瞬间看不清东西,相当危险。因此,在会车时,如果遇到对向车辆使用远光灯,应避免直视对向车辆灯光,把视点稍微调向右前方。

距离错觉:夜间,我们通常会根据对向车辆前照灯或同向车辆车尾灯来判断两车之间的距离,但如果遇到车灯位置较高或前照灯数量较少且较暗的车辆,自我感觉的距离会比实际上更远。

“蒸发”现象:夜间由于自身车辆灯光与对向车辆灯光的相互作用,横过道路的行人若处在两者中间,往往会难以被发现,光线越暗的路面越容易发生蒸发现象。因此,在光线不佳、雨天潮湿的路段,需降低车速,谨慎驾驶。

灯光偏离:当车辆行经弯道时,车辆前照灯的照射范围会与行进方向不同,灯光会照射出路外,从而导致视线变差,因此在弯道行车要更加谨慎。

建筑物照明干扰:夜间行车,容易出现建筑物照明干扰,若夜间需要停车,请选择明亮的地方,这样容易被其他驾驶人发现,减少被其他车辆碰撞的可能。

还在返程路上的驾驶员

务必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安全行车、文明驾驶

祝您平平安安到家

记者:陈俊杰

摄像:孙翱

来源:新闻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沙丘,秦帝国随即陷入权斗与暴乱。但若这位“千古一帝”多活十年,历史的车轮会...
原创 1...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
原创 国... 中国人中有不少精日或者精美者,可是精苏又是怎么回事?毕竟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已经消亡30年,怎么还有人...
原创 山... 如果说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这个地方,因为在华北平原地带流传着一个传说,自己的祖...
原创 世...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位著名的将领,一个叫廉颇,一个叫蔺相如。 他们都是赵国的忠臣,以智勇双全而闻名天...
原创 真...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明朝是被清朝所灭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明实亡于西北,也就是那些农民起义军。当初明朝内...
原创 清... 清末三大组织,曾显赫一时,这三个组织就是大名鼎鼎的青帮、洪门和哥老会了。 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
原创 兄... 先不说斧声烛影这事究竟是真是假,先说说“兄终弟及”有没有必要,也就是说赵匡胤到底有没有必要传位给赵光...
原创 八... 历史,是一个神奇而有趣的迷宫,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当我拿起那些老照片,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过去...
原创 商... 商周金文释读:彳止作父辛角名称:“彳止作父辛角”又名“丁未角”、“戈丮角”等。时代:商末周初。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