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城到雪域:一场甲骨文与藏文书法的文化合鸣
创始人
2025-09-15 04:33:01
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这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也是一次跨越山河的民族文化合鸣。9月12日,“甲骨润边疆·翰墨铸同心”主题活动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郑州的“城市文化会客厅”也迎来一批特别的文化使者。活动集结书法、绘画、篆刻、拓片等艺术形式,引领市民与游客共同见证甲骨文与藏文的翰墨相融、中原鼎纹与藏式图样的交相辉映,在千年古都郑州,感受中华民族同心共筑的文化盛宴。

著名考古学家袁广阔先生曾指出,早在商代前期,中国已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体系。作为商王朝的第一个都城,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牛肋骨刻辞”与小双桥遗址出土的“朱书陶文”等文字遗存,已具备成熟文字的特征,且与晚商殷墟甲骨文一脉相承,最终演变为沿用至今的汉字。而在辽阔的西藏,庄重精妙的藏文及其书法艺术亦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此次活动深度链接中原与边疆两地文化,在“天地之中”郑州的“城市文化会客厅”,通过古文字与民族艺术的当代转化与创新,进一步在根脉之地,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共有的精神根脉与家国情怀。

博物院二楼,一幅幅以甲骨文书写的对联,展现边疆风情;一枚枚精湛的印章印文,浓缩千年大国文明;一张张意境悠远的绘画,勾勒万物共生的和谐图景。引人注目的还有由藏族青年创作者带来的多幅书法作品,既有传统藏文吉祥祝词,也不乏将甲骨文意蕴与藏文书法技法相融合的创新之作,以及描绘“各族人民共庆节日”的书法长卷。当翰墨成为连接中原与边疆的情感桥梁,上百件艺术作品在“商城之心”熠熠生辉,完成了两地文化从遥相呼应到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让海内外游客们在这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博物馆中,探寻中华民族的文明根源。

古老文字焕新彩,翰墨丹青铸同心。活动现场,郑州少年们真挚演绎节气里的甲骨密码,来自西藏民族大学的青年挥毫泼墨,生动诠释民族艺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如今,博物院已成为“大学校”和“大课堂”,强国一代于此汲取文化养分,共同传递生生不息的文明薪火,书写“何以中国”这一时代命题最鲜活、最动人的答卷。据悉,此次活动将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持续开展至10月12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一小区楼道总有人左顾右盼?... 导 读 近日,通州警方接到多起丢失快递报警,经过缜密侦查,警方打掉一个在多个小区流窜、专门盗窃居民家...
新书推荐丨《烽火沂蒙山》:烽火...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已任局长8年的雷经纬,任上被查 11月20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宜宾市林业和竹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雷经纬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
错过要再等两年!深圳市福田区将... 深圳市福田区将迎来文化艺术盛事。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五届“...
当艺术走进社区,杨浦的文化脉搏... 人民网上海11月21日电 (记者董志雯)深耕多年的杨浦文化品牌项目“百姓艺苑”再次迎来“期末汇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李欣被查 【导读】中国医药原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李欣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医药反腐最新消息,李欣...
原创 奇...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特殊的日本人,他的事迹在中国流传甚广。他的名字叫坂本寅吉,虽然他是日本人,但在...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年轻人抢着去博...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 题:年轻人抢着去博物馆“干饭” 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欣赏完四川博物院珍藏的...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影响力深远。许多人至少读过一遍,甚至有不少“三国迷”将书中的武将进行...
古时候买一幅字画要多少钱?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中国的书法市场在汉代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