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茂名日报演播厅书香弥漫,《茂名故事——何炜明杂文故事选》新书分享会在此举行。作者何炜明先生虽已九旬高龄,仍精神矍铄。他在访谈中动情地说:“我写这些故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让后人记住茂名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何炜明《茂名故事》新书分享会上,茂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柯周梅正在致辞。
以个人笔触,写时代初心
何炜明生于1933年,祖籍广东阳江,是茂名油城建设的拓荒者之一,曾担任茂名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等职。在此之前,他已出版十余部著作,系统梳理了茂名自建市以来的发展历程。《茂名故事》作为其系列作品,延续了他深情的笔调与厚重的历史责任感。
“我不是作家,只是一个愿意记录的人。”何老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每一段历史,都不该被遗忘,我在茂名生活了74年,希望通过文字给我的第二故乡茂名,留下一些时代的印记。”
据了解,《茂名故事》是一部凝聚地方历史脉络与人文精神的文化力作。何炜明以亲历者视角,通过真实、生动而充满温度的故事,再现了茂名的发展历程、人文风貌与奋斗精神。该书深入挖掘地方历史资源,系统整理城市记忆,引起了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社会公众的共鸣。
何炜明现场分享《茂名故事》成书历程。
茂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柯周梅在发言中称,该书不仅是对茂名文化基因的梳理与保存,更是老一辈奋斗者对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它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也为茂名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注入了坚实的精神力量。
三代人凝心聚力,传承文化新章
尽管年事已高,何炜明依然坚持写作。而《茂名故事》的成书过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坚守,更是一场跨越三代人的文化接力。据了解,该书编纂过程中,何老的子女与孙辈全程参与,从协助整理零散资料、细致核对历史史实,到参与部分章节的撰写,一家人用行动诠释着对地方文化的珍视。
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传承,进一步延伸出“家庭—社会”联动的文化传承模式,成为本书背后一抹温暖的亮色。广东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赵瑞艳感慨道:“在与何老一家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本书的诞生,也看到了一个家庭如何成为文化延续的基本单元。这种传承模式,为地方文化的挖掘与振兴提供了新的可能。”
这份对文化传承的期待,也深深触动着教育工作者。林茜茜是一家幼儿园园长,她说:“历史从来不只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字句,而是有温度的记忆。感谢何老先生,让茂名的故事得以留存。我希望这些生动的历史,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新一代茂名人记住自己的根,未来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故事,让茂名的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文化涟漪正荡漾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姚国军教授在访谈中,精准点出了《茂名故事》的独特价值:“它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本书。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地方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应当从纸面走向生活、从记忆走进人心。”
分享会现场,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同来感受茂名历史。
这份“走向生活”的文化传递,在《茂名故事》新书分享会现场有了生动体现。不少家长特意带着孩子前来参与,文东街小学的赵凰根同学拿到书籍作者何老的亲笔签名后,难掩兴奋之情。她的父亲也颇有感触:“《茂名故事》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作品。它记录的是茂名的过去,照见的却是未来的路。今天带孩子来,就是希望她从小了解家乡的历史,在心里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何炜明向茂名多所中小学校、图书馆及企业单位捐赠书籍。
据悉,为了让这份文化力量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茂名故事》新书还将启动捐赠计划——陆续捐赠至茂名多所中小学校、图书馆及企业单位。预计覆盖人群将从学龄儿童延伸至离退休老人,涵盖多个年龄段。这一举措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公众对地方历史的关注与认同,更能让《茂名故事》真正成为推动文化自信、助力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何炜明现场为书迷签名题词。
文化传承,赓续不止。
撰文/拍摄:南方+记者 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