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里讲的东西,都是来自官方的、靠谱的消息,具体来源都写在文章最后了。
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老百姓生活安稳,真是国家昌盛、百姓富足,这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位皇帝,因为不少人认为雍正心机重,脾气暴躁,因此在历史上背上了暴君的恶名。
但话说回来,雍正皇帝在位时确实有不少功劳,这点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他到底干了些什么?为啥死后会被人骂呢?
【严惩罚贪腐】
康熙朝末年,官府里贪污成风,等到雍正接班时,国库已经穷得叮当响。因此,他一当上皇帝,头等大事就是动手清理官场上的贪污乱象。
雍正皇帝下了命令,要收拾那些贪官,这本该是件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的事儿。可雍正没想到的是,这条命令根本没法实施。朝廷里的官员们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却不照做,没有一个人认真去执行。
雍正火冒三丈,为了让自己的命令能顺利执行,他干脆派出自己的心腹手下,去严查那些贪官污吏。
只用了五年,雍正像狂风暴雨一样严厉打击贪污,结果国库里就有了五千多万两银子。真难以想象,那时候大清王朝的腐败有多厉害。那些贪官的钱加在一起,比以前的国库存款多了去了。
大多数被抄家的人都是官员和贵族,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因此对雍正恨得要命。而他派去执行抄家任务的官员,都是自己仔细挑选的,全都是正直不阿、大公无私的人。
他们每到一处,要是对账时发现有啥不对,立马就会把那个官员撤职,换个人来接手他的工作。他们做事强硬得很,很多王公贵族都受不了他们的做法。
因此,在不少人看来,这些人成了坏蛋,他们迷惑了雍正皇帝,害得大家吃了大亏,所以在他们心目中,雍正就是个糊涂君主。
他这么做,不但惹恼了许多官员,连老百姓也跟着遭殃。老百姓私下里说,雍正皇帝既爱财又贪色,还喜欢杀人。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抄家皇帝”。
雍正元年时,雍正搞了个新制度,叫养廉银。说白了,这制度对官员挺好的,能让他们除了正常工钱外,再多拿点钱。雍正这么做,也是心疼那些大臣,毕竟像大官们一年到头才拿180多两银子,知县这些小官就更少了,只有45两。
这些钱得用来养活一家老小,像知县这样的地方官还得请师爷、雇下人,所以,开销一大,往往就不够用了。在雍正皇帝之前,官员们在铸造官银时会多收点“火耗钱”,就是做官银时难免有些损耗,而这些损耗就成了他们工资之外的额外收入。
朝廷也一直默许这种损失,所以官员们就能借着火耗不足的幌子,少交点税。这样一来,国家金库就空了,可官员们却个个腰缠万贯。
雍正即位后,他马上就推出了火耗归公的规定。这意味着,无论官银熔炼过程中有多少损耗,都得统统上交国库。然后,国库会根据官员官职的大小,给他们发放养廉银。这笔钱往往比他们的正常薪水高出10到100倍呢。
尽管这笔钱对官员们来说是正当收入,但跟以前他们偷偷拿的火耗比起来,那真是少得可怜。
所以,雍正这么做,虽然让国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可大臣们的腰包却瘪了,不少人心里觉得不公平,因此有人对他心生怨恨,也是能理解的。
【残杀兄弟】
康熙晚年时,清朝发生了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大戏。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平时不声不响,对皇位好像不感兴趣的四皇子,竟然悄悄地坐上了清朝的皇位。
雍正当上皇帝后,他得处理康熙留给他的一堆麻烦事,同时还得时刻留意着那些兄弟们的小动作。毕竟,虽然他已经是皇上,但好多人心里还是不服他。
因此在管理国家大事的同时,雍正也在琢磨怎样除掉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势力。除了王公贵族,他最提防的就是那些皇兄皇弟,毕竟他们以前为了争权夺利打得不可开交,所以在雍正看来,他们起兵造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那时候,对他来说,威胁最大的肯定是八阿哥胤禩。他不仅掌握着兵权,而且在朝廷里的声望比自己还要高。他的老婆郭络罗氏,是安亲王的外孙女,特别受安亲王一家的疼爱。
安亲王一家子在朝廷里可谓是到处都有人,郭络罗家的四个舅舅,在朝廷里做了不少大官。所以胤禩要是想反叛,恐怕自己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郭络罗氏可不是个善茬儿,在太子之位争夺战中,他四处拉拢人手,给胤禩找靠山,因此对雍正来说,他算是个不小的麻烦。
雍正一开始先对八阿哥胤禩示好,好好安抚了他一番。等把郭络罗氏的四个舅舅都处理掉之后,他才给胤禩罗列了几十条罪名,把他手里的兵权给夺了。接着,他又赐死了胤禩的妻子,连骨灰都没给留下。
三阿哥胤祉呢,他倒是没掺和抢皇位那档子事。不过,他和二阿哥关系铁得很,这让雍正心里挺不是滋味,挺防着他的。于是,雍正就让胤祉去守着大清皇陵,把人孤零零地打发到陵墓边上了。
后来,十三弟胤祥走了,大家给他办丧事的时候,三阿哥也来了,但他脸上一点难过的样子都没有。雍正碰巧看到了这一幕,就借着这个事,把三阿哥关到了景山,一直到他病死,都没让他出来。
【总结】
尽管雍正拼尽全力为充实国库,但他当时推行的一项政策,却让百姓们大感头疼,那就是按人头收税。
老百姓对雍正不满,主要是因为他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他心里清楚,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因此谁家地多,谁家就得多缴税,而那些地少或者没地的人家,就不用缴税。
这次改动让农民们的压力小了很多,可却让地主们头疼不已。所以,在不少人看来,雍正就成了个坏透顶的暴君。
尽管雍正在民间和官场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让老百姓和官员们吃了不少苦头。而批评他的这些人,多半都是读书人,这也导致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
不得不说,雍正算是中国历史上很勤奋的皇帝之一了。他当了13年皇帝,几乎天天都要看2000多字的奏章,亲手批阅的文字加起来超过了1000万字。
但是到了晚年,他迷上了炼丹那套说法,总想着能长生不老,于是就一直吃那些丹药,结果身体越来越糟糕。加上他又是个拼命工作的人,最后竟活活累死了。
所以我认为,雍正的厉害大家都知道,他虽然做法有点狠,但都是为了整体着想,只不过因为惹毛了那时候的读书人,才被他们抹黑了。
信息出处:《康熙大帝》的第四本书
《康熙皇帝》的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