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说古代帝王多为薄情寡义,但回顾清朝的历史,却可以看到不少痴情的帝王。顺治帝一生钟情董鄂妃,而康熙帝也深深爱着他的发妻赫舍里氏,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至今令人动容。
康熙与赫舍里成婚后,彼此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结婚不久,赫舍里便为康熙生下了嫡长子承祜,虽然这位小王子不幸早逝,但两人之间的爱并未因此而减少。赫舍里在康熙心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命运多舛,赫舍里最终英年早逝,成为康熙一生无法释怀的痛。
康熙自幼由孝庄太后抚养长大,顺治帝因天花早逝,令孝庄太后出乎意料地成为了康熙的监护人。年仅八岁的康熙即位,然而年轻的他并未亲自管理朝政。为了辅佐年幼的帝王,孝庄太后任命了多尔衮为摄政王。与此同时,鳌拜趁机插手政权,企图窃取大权,制造了不少乱局。
随着康熙逐渐成长,孝庄太后开始为他物色合适的皇后。她选中了赫舍里氏,这位出身显赫的女子正是满洲正黄旗赫舍里家族的成员,家族中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赫舍里的祖父索尼、曾祖父硕色巴克什都是朝中的重要人物。尽管孝庄太后对赫舍里一见钟情,但这一选择却遭到鳌拜和一些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赫舍里并不适合做皇后,主要是因为赫舍里家族与鳌拜存在敌对关系,鳌拜自然不愿看到康熙与赫舍里联盟。尽管如此,孝庄坚持自己的决定,最终将赫舍里册立为皇后,这一决定为康熙的未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令人惊讶的是,康熙与赫舍里结婚时都只有十一岁,按今天的标准,他们仍处于儿童阶段,正是求学的年纪。然而命运却将他们紧紧牵在了一起,婚姻也让两人走得更近。起初,康熙对这段婚姻并没有太高的期待,甚至心中有些不满和抵触,因为他对赫舍里并不熟悉。然而,当婚礼当天赫舍里温婉的气质和端庄的风采展现眼前时,康熙的心情瞬间发生了变化。他被赫舍里的美丽和才情深深吸引,两人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婚后的生活里,赫舍里体贴入微的性格让康熙愈发珍惜她,尽管后宫佳丽如云,赫舍里依旧是他心中最特别的存在。五年后,赫舍里为康熙诞下嫡长子承祜,康熙喜极而泣,对这个聪明机灵的儿子寄予了厚望。年仅四岁的承祜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学识渊博,成为了康熙的骄傲。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人痛心。年仅四岁的承祜突发重病,尽管康熙命令御医全力救治,但最终承祜还是未能挺过这场劫难,不幸早逝。这对康熙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作为帝王,他早已培养了强大的内心,但失去亲生儿子的痛苦依然让他伤心欲绝,泪流满面。
赫舍里在承祜去世后,深感伤心,长时间无法平复心情。她整日以泪洗面,身体逐渐虚弱。正值孝庄因病卧床,康熙决定带赫舍里前往汤泉疗养。然而在汤泉,康熙突然收到消息,赫舍里的病情恶化,急忙向孝庄请假赶回宫中。康熙快速返回宫中,日夜守护赫舍里,终于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赫舍里稍微恢复了一些体力。但就在康熙以为她渐渐康复时,赫舍里因难产去世,享年仅21岁。康熙听到这个消息后,痛苦万分,曾因怀孕而充满希望的喜悦瞬间化作了无法言喻的悲伤。他为失去赫舍里深感悲痛,甚至中断了朝政五日,命令朝臣为赫舍里举行吊唁。
康熙晚年曾回忆起赫舍里皇后的深情,并坦言,他之所以在胤礽尚不到两岁时就册立他为皇太子,是因为赫舍里所生。康熙对赫舍里的深厚感情,让他打破了常规,提前册立了这个年幼的皇子。这份深情,在当时那个一妻多妾的封建社会中,显得尤为罕见。赫舍里皇后早逝后,成为康熙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白月光”,她的离世在康熙心中留下了永恒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