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到明朝,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但如果让我说到明朝的皇帝,我首先想到的却是“奇葩”。明朝的历史上,确实涌现了许多个奇葩皇帝,十六位帝王中,朱元璋和朱棣显得较为正常,其他的则充满了种种离奇与趣味。比如,朱瞻基偏爱玩蟋蟀,朱见深则钟情于比自己年长17岁的万贵妃,朱厚熜迷恋修仙,而明朝末期的朱由校则不爱做皇帝,倒是爱上了木工。
“木工皇帝”朱由校
作为皇帝,理论上应当专注于国政,处理民生大事,可在明朝却有不少皇帝把这个责任当作“兼职”来做。比如嘉靖皇帝主攻修仙,真正将治国理政放在了次要位置,而朱由校也是其中之一。从他登基的那一刻起,大部分政务都交由魏忠贤处理,而他自己则倾向于发展个人爱好。让人吃惊的是,这位“木工皇帝”不仅不爱酒色财气,竟然只对木工情有独钟。虽然很多人对他这一爱好感到诧异,但不得不承认,他在木工方面的天赋却不可小觑。
清代学者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提到:“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朱由校在木工技艺上不仅有着卓越的天赋,而且敢于大胆创新。比如,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里记载,朱由校曾用一只普通的大木桶和水缸,巧妙地打造成了一个人工喷泉。在当时,喷泉这种奢侈之物几乎是普通百姓无法想象的存在,而朱由校却通过自己的手艺将其变为现实,这足以证明他在木工方面的非凡才华。除了喷泉外,他还发明了一种“折叠床”,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可以随意折叠,方便实用。若将这种思维放到今天,朱由校无疑可以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朱由校的折叠床价值何在?
朱由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木匠,他更是个具有艺术眼光和创新思维的发明家。在他手中,不仅是木材变成了各种精美的家具和实用物品,他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根据当时的记录,一些宫廷太监会将朱由校的手工艺品偷偷带出宫外出售,这些作品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市场上十分抢手。尤其是一些京城大户人家,争相购买他的木制家具。甚至有人模仿朱由校的作品,可见他的木工艺术作品在当时的京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尽管这些艺术品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流入市场,但不可否认,朱由校在木工艺术方面的天赋和智慧,使他成为了当时备受瞩目的艺术人物。
小编的看法
《尚书》有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我们不能否认朱由校在木工上的超高天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这些“玩物丧志”的皇帝,才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嘉靖帝因残害宫女,令宫女愤怒勒住自己脖子,导致他长达二十三年未曾上朝;万历帝则因个人私欲与大臣闹翻,三十多年不上朝;而朱由校则将皇帝的职责看作一种“兼职”。这些不务正业的帝王,最终将大明朝的烂摊子留给了崇祯。然而,崇祯虽然心怀恢弘志向,却才智有限,最后尽管有心挽回,却力不从心。大明朝的灭亡,正是这些不负责任的皇帝逐渐失去政权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