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淝水之战后,这三人起兵叛乱,加速前秦走向灭亡!
创始人
2025-09-12 11:03:08
0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众所周知,淝水之战拯救了东晋,而战败的前秦,则是遭受重大打击,这不仅是因为战役上的损失,也引发了连锁反应。特别是以下三人,选择背叛苻坚,从而加速前秦走向灭亡。

一、慕容垂

慕容垂是后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母为兰淑仪。建熙十年(369年),慕容垂于枋头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因功受到太傅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加害,带领家人投奔前秦宣昭帝苻坚,受到前秦庇护,随前秦灭亡前燕,历任冠军将军、京兆尹,赐爵宾都侯。

建元十八年(382年),慕容垂与姚苌力劝苻坚灭亡东晋。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之战后,慕容垂护送苻坚回到洛阳,后返回邺城,图谋反叛。对于慕容垂来说,认为此时的前秦已经虚弱不堪,是一个起兵叛乱的绝佳时机。

于是,慕容垂阴杀苻飞龙,挫败长乐公苻丕,击溃东晋名将刘牢之,大胜高句丽,但其大兴土木建造华丽宫殿,复国战争致使关东地区民不聊生。建兴元年(386年),慕容垂正式称帝,定都中山,以董统撰写国史,灭亡翟魏、西燕,击败东晋,平定境内起义军和叛乱势力。

建兴十年(395年),慕容宝惨败于参合陂,五万燕兵皆被拓跋珪坑杀。建兴十一年(396年),慕容垂抱病出征北魏,击杀北魏名将拓跋虔,后目睹参合陂燕军尸骸惨状,羞愤呕血,病情加重,病逝于班师途中,享年七十岁。慕容垂去世后,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二、姚苌

姚苌是后秦开国皇帝,景元帝姚弋仲第二十四子,魏武王姚襄之弟,文桓帝姚兴之父。寿光三年(357年),姚苌随姚襄讨伐前秦,为广平王苻黄眉所败,姚襄战死沙场,姚苌率众投降前秦。宣昭帝苻坚即位,姚苌出任扬武将军,屡历显官,官至龙骧将军。建元年间,姚苌多次出战,屡建大功。

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意欲统一天下,姚苌与慕容垂力劝苻坚南伐东晋。当然,苻坚还是在淝水之战中遭遇了重创。建元二十年(384年),姚苌随巨鹿公苻睿征讨慕容泓,战败逃亡。自此之后,姚苌站到了前秦的对立面。

当时,姚苌联合西燕对抗前秦。姚苌与其弟姚硕德封锁关中,拦截前秦的勤王部队,致使苻坚受困于三辅。白雀三年(386年),姚苌正式称帝,定都长安。姚苌对内提倡节俭,大兴儒学,广建学校,爱护将士。对外降伏羌族豪强雷恶地,击败西燕皇帝慕容永、东晋名将杨佺期。

建初八年(393年),姚苌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姚苌去世后,谥号武昭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原陵。由此,和慕容垂一样,姚苌背叛苻坚后,也成为了开国皇帝。

三、乞伏国仁

乞伏国仁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秦开国君主,前秦镇西将军乞伏司繁之子。建元十二年(376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国仁接替其父的职位,受命镇守勇士川。建元十九年(383年),宣昭帝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先锋骑。但是,和前面两位一样,乞伏国仁也在淝水之战后选择了背叛。

太安元年(385年),乞伏国仁正式自立,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秦河二州牧,建立西秦,年号建义,建都勇士川。建义三年(387年),乞伏国仁向前秦高帝苻登称臣,官拜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封爵苑川王。当然,乞伏国仁只是名义上接受了前秦的册封。建义四年(388年),乞伏国仁去世,谥号宣烈,庙号烈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给我打马赛克,我肯定找到你... 在机场、火车站及邮轮港等交通枢纽出租车司机排队数小时等候,等来的却是“小单”,由此引发司乘矛盾屡见不...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联盟将成立 9月15日至16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将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举办,将吸引约12...
原创 人... 公元1661年,清朝顺治帝驾崩的消息传出。这一天是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去世的日子,时间是正月初六的晚上。...
原创 羊... 想象一下:北宋皇宫的御厨房里,羊肉的香气整日弥漫不息。宰杀活羊的刀声、炖煮羊羹的咕嘟声几乎成为宫廷的...
原创 听... 1948年8月,邱清泉正在徐州时,突然得知了一个令他颇感意外的消息——“飞将军”孙元良被任命为16兵...
原创 若... 在三国迷的江湖里,武将单挑永远是最热血沸腾的话题。当“一吕二赵三典韦”的顺口溜传遍大街小巷时,总有人...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
原创 团...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的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工(原名崔建功)指挥下,向黄河南岸的战略...
原创 二... 假如两支军队的总兵力大约为十万,那么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可能会非常漫长,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分出胜负。让我...
原创 秦... 战国时期列国争霸,正是因为大秦王国有一统天下的决心,经过几代王君的努力之后,到了秦始皇那一辈,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