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许多观念前卫的年轻人,在决定结婚之前,会选择进行一段时间的同居,以便更好地评估自己所选伴侣是否适合长期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做法能够避免在婚后才发现两人生活习惯、个性不合的尴尬局面,进而导致离婚的悲剧,因此“试婚”的现象逐渐受到关注。然而,试婚这个概念其实并非近几年才兴起,早在清朝时期就已存在了“试婚格格”这一说法。那么,清朝的“试婚格格”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谓?
在清朝皇室中,当一位格格(公主)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后宫会特意挑选一名宫女,担任这位格格的“试婚格格”,这位试婚格格的角色是协助真正的格格检验其驸马(女婿)。这个身份的设立,实际上是为了帮助格格在婚礼之前,判断驸马是否合适。
试婚格格的职责非常明确,她需要在格格与驸马的婚礼前,和驸马共同生活一晚。这个短暂的相处之后,试婚格格要返回宫中,并向上级详细汇报她与驸马的相处情况,包括驸马的健康状况、脾气性格、日常习惯等,以及驸马家庭的和睦程度等。这些信息将帮助格格分析这位驸马是否适合自己。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仅仅一晚无法得出明确结论,但这并不在我们此次讨论的范围之内。
其实,试婚格格在她的职责上几乎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只不过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她们辛勤付出,为的就是能够帮助格格找到一个符合皇室要求的驸马。如果结果显示这位驸马达到了皇族的标准,格格则会如愿嫁入豪门。而如果遇到性格难以相处的驸马,格格通常不会同意试婚格格嫁入;即便勉强同意,婚后也只会制造麻烦,极少有格格乐意带上试婚格格与驸马成婚,因此试婚格格常常沦为被利用的角色,令人唏嘘不已。
另外,如果试婚的结果不理想,格格对驸马感到失望,那么她就会被允许再次挑选其他的驸马。不过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试婚格格便失去了价值,皇宫也不再收留她,她只能继续留在原来的驸马身边,若这位驸马不欣赏她,随时都有被逐出的可能。即使原驸马接受了她,因而失去了成为驸马的机会,惟恐会对她心生厌恶,日子也不会好过,极其可怜。因此,若有选择,宫女们往往不愿意承担试婚格格的角色,毕竟这份工作远不如作为宫女来得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