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禹治水之后,所做的三件大事,如今考古都得到印证
创始人
2025-09-10 03:01:53
0

大禹治水之后,完成了三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征服三苗、定都阳城、举行涂山之会(又称禹会诸侯)。其中,涂山之会是大禹召集各路诸侯召开大会的事件,最终奠定了他在夏朝的统治地位。

然而,近代随着西方思想的引入,许多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提出质疑,认为史书记载的五帝、大禹和夏朝等内容,可能是后人所虚构的传说。随着史前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的空白逐渐得到填补,并且部分考古发现验证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禹征三苗、建都阳城、涂山之会这三大历史事件,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佐证。

根据古史记载,黄帝至尧、舜、禹时期,中原与三苗地区经常发生冲突。尧、舜和大禹都曾出征三苗,其中大禹亲自征讨三苗,并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所谓三苗,实际上是指生活在南方的苗蛮部落,这些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与考古学上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布区域高度重合。特别是在石家河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禹征三苗的相关证据。

1955年,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出土了“石家河遗址群”,遗址的出土证明了这一地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并且存在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以及城池建设。后来,史学界将这一时期的文化命名为“石家河文化”,其年代大致为距今5000至3900年。有关石家河文化衰落的原因,考古学家发现了与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相似的文化衰败现象。石家河文化的中晚期,长江中下游的多个部落聚集区同时出现了衰退迹象,显示出石家河文化遭遇了外来的武力冲击。

更为关键的是,考古学家还发现,约4000年前,石家河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河南龙山文化的特点。比如,河南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瓮棺葬,之前在湖北地区并没有发现,但在约4000年之前的石家河遗址中却有出土。此外,石家河文化并没有使用玉器的传统,但在其晚期的土层中却出土了大量玉器。这表明,河南龙山文化的势力在约4000年前对石家河地区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后者的衰退,从而证明了大禹征讨三苗的历史事实。

大禹治水后,第二项重要任务是定都阳城。根据传说,在帝舜禅位之后,大禹曾暂时隐居于阳城,但由于丹朱失去了民心,各地诸侯纷纷前来向大禹称臣,最终他决定将阳城定为自己的都城。然而,阳城具体位置的争议一直存在。通过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登封告成镇的“王城岗遗址”被认为是最符合史书记载的禹都阳城。

在上世纪,王城岗遗址发现了两座小型城址,每座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年左右,与史书记载的禹都阳城不符。然而,在本世纪初,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个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显示出这一大城是在之前的小城废弃后兴建的,且恰好处于河南龙山文化的第三期,大约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大禹时期相吻合。

根据古史记载,尧帝曾将大禹的父亲鲧封在登封嵩山一带,因此鲧也被称为“崇伯”。《国语·周语》中提到“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三国时期的韦昭认为,“崇”即为“崇高山”,而夏朝的发源地就在嵩山附近。因此,结合王城岗遗址的发现,以及其与历史记载的契合,可以确认王城岗大城就是大禹的阳城。

第三项重要事件是涂山之会,这是大禹召集诸侯召开大会,确认自己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通常被认为是夏朝建立的象征。这种会盟的方式后来被多次采用,直到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通过诸侯大会确立了霸主地位。

巧合的是,在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南麓、淮河东岸的禹会区,考古学家在一个名为“禹会村”的地方发现了一个上古遗址——禹会村遗址。遗址面积大约为60万平方米,距今约4000年,几乎与大禹时期相当。

禹会村遗址极为特殊,保存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祀台基,显然是一处经过人工建设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盟会场所。遗址中还发现了长达50米且排成一字形的35个柱坑,学者推测这些可能是用于立旗杆的地方。此外,遗址附近还有一些简单的房屋遗址,估计是供参会诸侯使用的临时工棚。

通过这些考古证据,专家确认禹会村遗址就是涂山之会的举办地点。因此,从遗址本身的特征、当地地名的关联,以及史书的记载来看,禹会村无疑是涂山之会的会场。

虽然单一遗址的发现并不能完全证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但当三个遗址能够相互印证,且与史书中的大禹三大事件相吻合时,便能够有力地支持大禹历史人物的存在。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夏朝遗址,夏朝的历史也将变得更加清晰和完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中华文明的历史绵延五千年,关于帝王继承的制度自古以来便备受关注。从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到后来的继承...
原创 如... 元朝末年,由于腐败的官员和元朝统治者的暴政等种种原因,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动荡,民众疾苦,四处爆发起义。...
原创 秦... 赵姬,是一个深受时代牵连的可怜女子。她出生在赵国的邯郸,原本是舞姬,也曾是商贾吕不韦的姬妾,而她的命...
原创 他... 曹魏的军职体制大体延续了汉朝的制度。最高职务是大将军(总司令),紧随其后的是骠骑将军(副总司令),然...
原创 在...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句历史定律道出了一个永恒的规律。而三国时代,正是这一历史潮流中...
原创 为... 这真是一件极具趣味的事情,竟然在元素周期表里看到了与老朱家族成员名字相撞的情况,而且这并非巧合,而是...
原创 唐... 我们深入历史的长河,只为揭示与众不同的真相。提起《隋唐演义》,这本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正是由于这部小...
原创 李... 在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总共出现了超过400位皇帝,其中约有200位皇帝的生老病死可以追溯到详细的...
原创 李... 历史上,李建成在玄武门的败北,成为了后世不断探讨和唏嘘的谜团。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名正言顺...
原创 刘...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英勇的将领,刘备、张飞、关羽等人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