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收复新疆利在千秋,为何清廷更偏袒北洋水师?海防太重要了
创始人
2025-09-10 02:01:28
0

1865年,阿古柏来到新疆展开创业,接着在1871年,沙俄进军伊犁,这两件事在清朝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彼时,由李鸿章主导的北洋大臣们坚信,西北边疆不具备实际战略价值,不如放弃,将财政收入集中用于海防建设,重点发展北洋水师。而以左宗棠为首的另一派大臣则认为,西北边疆至关重要,若丢失西北,敌人便能迅速突破边防,直抵京城。

从今天的角度看,左宗棠的看法无疑是站得住脚的。毕竟,开疆拓土并非易事,怎能轻易放弃领土呢?然而,在当时,清廷内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异常激烈,甚至许多大臣站在了李鸿章一方。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李鸿章在清朝的崛起,尤其是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逐步成为了清廷内权力的核心之一。尤其是曾国藩退居幕后后,李鸿章继续掌控淮军,并没有解散这支强大的力量,而是继续为清廷服务。对于李鸿章而言,拥有军权才意味着一切,若失去军权,个人也将变得空虚无力。曾国藩的遭遇,正是最好的例证。

李鸿章不仅在平定捻军的战斗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还积极参与了洋务运动的推动。在洋务运动期间,他不仅组织建设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还使得清朝首次拥有了近代化的兵工厂,这一举措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以前,清朝只能依靠传统武器与对手对抗,而随着兵工厂的建立,清朝与列强在武器上的差距开始逐步缩小。

因此,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他的淮军逐渐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清朝高层依赖洋务运动进行自我改革,期望借此实现强国梦,因此对李鸿章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虽然左宗棠也在洋务运动中作出了贡献,例如创办福建船政,但由于朝廷需要他处理西北的叛乱,最终将福建船政的责任交给了沈葆桢。既然如此,为何还是有这么多大臣愿意支持李鸿章呢?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支持者都是淮军的将领,而另一方面,李鸿章的年轻气盛使得他更具吸引力。李鸿章比左宗棠年轻11岁,而两人地位接近,显然李鸿章更具发展潜力。相比跟随一位即将退休的年长者,大臣们更倾向于跟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领导者。

尽管大部分大臣支持李鸿章,这并未使事态定局。慈禧如何处理这一分歧呢?她并不愿意得罪任何一方,于是选择了两者都支持。表面上看,慈禧是公正的,但实际上,她更倾向于支持李鸿章的海防论。为何这么说呢?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慈禧仅批复了500万两银子,其中大部分资金由各省筹集,朝廷仅给予200万两。左宗棠实际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这一数额,至少花费了2500万两。因此,慈禧对左宗棠的资金支持显然十分有限,让他自行解决军费问题。这显然有些不合理。

与此相比,李鸿章在建设北洋水师的过程中,清廷总共为他批复了超过2300万两银子,而这一切都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即使在资金需求巨大的情况下,李鸿章依然能够得到慈禧的支持,直到后期由于李鸿章花费过多,慈禧才开始拒绝继续拨款。

对于慈禧来说,海防建设显然是更加迫切的任务。左宗棠的新疆战略虽重要,但对于清朝的直接威胁来说,沙俄不太可能从西北直接攻入京城。而在海防方面,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的威胁更为直接。洋人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能够通过舰船对清朝构成威胁,这使得慈禧深知海防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慈禧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李鸿章建设北洋水师。只要李鸿章需要资金,慈禧都会全力支持,直到她发现李鸿章的花费过于庞大,才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资助。

李鸿章能够在清朝末期的官场中立足数十年,并非偶然。他不仅懂得溜须拍马,更擅长揣测并迎合上层人物的需求。通过提出海防论,李鸿章不仅赢得了慈禧的支持,还确保了自己在朝廷中的核心地位。与此相比,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尽管他成功收复了疆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支持者渐渐离去,甚至连帮助他筹集军费的胡雪岩,也因为李鸿章的布局而失去了财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刘备,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显得有些懦弱和不堪。熟悉这部小说的读者都知道,刘备...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与汉高祖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常常被后人拿来进行对比。然而,鲜有人知道...
原创 孙...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孙权闻讯后立刻赶往奔丧。站在周瑜灵前,孙权看着周瑜的小女儿,突然转向小乔...
原创 孙... 作者:军事帅哥 湖南,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湖南人,他们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中...
原创 一... 在唐朝盛世的画卷中,有一位将领的名字熠熠生辉,他并非汉族人,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唐玄宗的得力助...
原创 韩...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你们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话说秦二世二年六月(公元前2...
原创 “... 今天的南京市六合区,位于长江北岸,而在清朝时期,它则隶属于六合县。特别是在太平天国时期,这片土地曾经...
原创 李... 李世民,唐朝的一位极具争议的皇帝,这位统治者不仅以对百姓的仁爱而闻名,但其登基之路却并非光明正大。李...
原创 孙... 《——【·前言·】——》 他曾是名声在外的天才军师,却被同窗一手毁了前程。脸上被刻字,双脚被砍,还被...
原创 皇... 在清朝的后宫中,妃子们的命运有时会发生两次决定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贵人晋升为嫔妃,这不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