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心中,宋朝被认为是一个对女性并不友好的时代。然而,当我们深入挖掘这段历史时,便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女性也曾闪耀光辉,并且她们的光芒并没有被男性所掩盖。尽管如此,由于她们的非凡光辉,历史的记录者们往往对她们进行压制,只能通过零散的记载来拼凑出她们的一生。
宋朝的皇帝们普遍偏向文弱,而女性却个个彪悍。在这个朝代,曾经有过垂帘听政的刘娥,也有过敢于挑战皇帝的郭皇后。经历了这两位女性的强势后,宋仁宗决定选择“躺平”,最终迎来了与他共度一生的皇后——曹氏。
曹氏年仅15岁,正值花季时光,她被家中安排与一位门当户对的官员孙子——观察使的孙子订婚。原本这段婚姻看似美满,但在婚礼当晚,曹氏的新郎在揭开盖头的一刻,竟然转身逃跑,最后去成为了一名道士。这个故事,后人也称之为济公的典故。最终,这位少年在婚礼当天顿悟,成了一位修仙名士。
曹氏虽然遭遇了这场不幸的婚姻,依然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离婚书,离开了那个无缘的夫家。这种果敢的决断,放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十分难得。原本二婚的机会渺茫,且名声有损,但曹氏却突然引起了朝中大臣以及太后的注意。曹氏行事果敢,不纵容宋仁宗,深得大臣们的认可,也因为她出身名门、才智过人,最终她的出色品质彻底掩盖了她那段不堪的婚姻历史。
初见曹氏时,宋仁宗并不喜她,甚至感到些许嫌弃。于是,他每日宠幸后宫的美人,但从未把目光投向曹皇后。曹皇后虽然被冷落,却没有因此生气,而是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带着宫中的嫔妃和宫女们种田养殖,练字读书,完全不再关注宋仁宗。没有了束缚,宋仁宗对张美人的宠爱愈加过分,而曹皇后并未表示过分的反应,甚至连自己作为皇后的车辇,也交给了张美人使用。
曹皇后并非没有脾气。当自己的宫女犯错时,她大胆找张美人求情,最终找到宋仁宗将宫女处死,给了张美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曹皇后不仅有能力,也有底线,既不惹事也不怕事,这也是大臣们对她的高度评价。
有一次,宫中发生了政变,曹皇后临危不乱,成功平息了局面。然而,她过于出色的表现反而引起了宋仁宗的质疑,他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曹皇后自己设计的。宋仁宗的心中,曾受到母亲刘娥的压制,令他对女性的力量产生了恐惧。为了削弱曹皇后的影响力,宋仁宗将政变中的功劳归功于自己宠爱的张美人。即使在张美人去世后,曹皇后忍辱接受了宋仁宗为张美人追封皇后的决定,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淡定。
曹皇后把后宫视为职场,对宋仁宗的情感早已淡薄。宋仁宗在晚年,因病常常胡言乱语,竟然指责宦官张茂则和曹皇后合谋造反。张茂则因而遭受了致命威胁,幸得他人相救,宰相文彦博则安慰张茂则,称皇帝只不过是生病胡说八道,不必当真。曹皇后此后远离了宋仁宗,避开了宫中的风波。
当宋仁宗恢复健康后,曹皇后与张茂则都平安无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宋仁宗一生未有子嗣,而曹皇后一生未育,最终只能将继位的重担交给宗室之子。当宋仁宗突然驾崩后,曹皇后仍然稳住局势,将养子扶植上位。
随着新上位的宋英宗因重病卧床,曹皇后成为了垂帘听政的太后。宋英宗康复后,曹太后也不再留恋政务,悄然退居后宫。四年后,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继位,曹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而宋神宗在位期间极为孝顺,始终敬重曹氏。终于,曹氏在宫中度过了安稳的晚年。
曹氏于64岁去世,作为皇后,她坐了28年宝座,掌控后宫大权45年,辅佐了三代君王,深受天下人敬仰。她的传奇一生,不仅是女性的英雄史诗,也证明了一个女人如何凭借聪明才智与坚韧毅力,让身边的男人心生敬畏。在那个时代,曹氏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