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和曹爽斗争的真相,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创始人
2025-09-09 15:33:24
0

司马懿,作为魏国三朝元老,与曹魏明帝曹叡的儿子曹爽一起被任命为辅政大臣,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职务。自从明帝驾崩后,司马懿逐渐展露了他对权力的渴望,他开始在曹魏宫廷中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为日后掌控政权做好准备。

曹爽作为当时的权臣,自视甚高,倚仗自己是曹氏宗族的成员,根本不把任何文官或武将放在眼里,甚至连年轻的皇帝曹芳也不放在心上。司马懿洞察到这一点,并趁机在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将曹爽一举打倒,最终将曹魏的政权掌控在了司马家族手中。

司马懿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虽然身处高位,但他也深知权力的危险与复杂性,同时他对掌控政权的渴望愈加强烈,最终通过精妙的手段得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司马懿无疑成了这段历史的改写者。

出生于世家大族的司马懿,从小受到家族影响,立下了宏大的志向,后来来到许昌,开始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初期,司马懿作为谋士,始终跟随曹操左右。一方面,曹操看到了他胸怀大志;另一方面,也发现司马懿为人多疑、心机深沉,不容易驾驭。为了防止司马懿日后成为自己的威胁,曹操采取了既给予机会又加以防范的策略,而司马懿则懂得审时度势,最终赢得了曹丕的信任。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同年曹丕继位,废除了东汉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东汉灭亡,三国时期由此开始。曹丕称帝,国号魏,司马懿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曹丕在位期间,屡次亲征吴国,但他始终让司马懿坐镇后方,这既是对司马懿的重用,也是对他的一种防范。

到了公元226年,曹丕病重,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辅佐年轻的皇帝曹叡。曹叡继位后,魏国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困境,青黄不接的局面愈加明显,同时南方的吴蜀势力也虎视眈眈。明帝曹叡开始重用司马懿,司马懿在江夏郡击败了孙权,凭借战功升任为骠骑将军。此后,孟达曾暗中与诸葛亮通信,谋划叛魏,司马懿得知后,立即赶赴新城,诛杀孟达,成功遏制了这一叛乱。

这场战斗后,司马懿在军中声望大增,他也深知自己应急流勇退,在战后仍旧回到宛城驻军,提倡农桑。这种审时度势、果断应对的智慧,使得司马懿逐渐成为魏国军政中的核心人物。

在诸葛亮六出祁山后,蜀国的北伐已逐渐无力为继,双方伤亡惨重,魏国大将张郃也在司马懿的策划下陨命。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双方在五丈原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最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逝,蜀军被迫后撤,司马懿则带领魏军班师回朝。

此时,魏国的对外战斗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内部却面临人才断档的局面。司马懿作为一个深具野心的战略家,凭借他在军中积累的声望和明帝曹叡病重的时机,开始有了进一步掌控政权的机会。然而,司马懿之所以选择采取反叛手段,正是因为他意识到曹魏政权本身的基础不牢,这种政治局势使得他认为推翻现有体制,乃是对未来的投资。

首先,曹魏政权本身就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建立起来,而推翻这一政权并不算什么不道德之事。其次,司马懿作为世家大族出身,他对权力的欲望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逐渐产生了谋取并篡位的执念。最后,他的政治资本、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外界的环境,都使得他具备了发动政变的条件。

而曹爽,作为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司马懿的眼中几乎是一个易如反掌的目标。司马懿隐忍至最后,最终果断发起反叛。这一反叛令人感慨,也让人看到了司马懿作为政治家的放松与决断。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压力和隐忍,身处于“伴君如伴虎”的高压环境中。与他直接相关的并非只是武将职责,更多的是要在权谋斗争中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常常是打压或消失的风险。

当军权最终落入司马懿手中,曹魏朝堂上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的崛起。曹爽的打压与幼帝曹芳的无知使得司马懿内心的隐忍之情积压到极点,最终爆发,迅速展开反叛,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历史,最终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而这段历史的真相常常被掩藏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谋之中。作为一个喜爱历史的人,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过去。通过不断分析历史事件,我们的判断力会愈加精准,而距离历史的真相也会越来越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方的小年与南方的小年为何不是在同一天庆祝呢?究竟哪一天才是真正的“小年”?在北方,人们常常认为是腊...
原创 清... 前言 近年来,清宫剧中的选秀场面不断引发观众的热议。尽管皇帝后宫早已人满为患,每隔几年,宫廷便会举...
原创 刘... 刘伯温去世后,朱元璋下令打开他的棺材,发现里面写着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这条令人震惊的警告震撼了...
《三国:谋定天下》S8赛季秦川... 《三国:谋定天下》三谋S8赛季已然开启,本次赛季采用全新的4 VS 4大乱斗模式,是蜀汉与曹魏双边互...
原创 汉... 公元前2018年,中国陕西省南郑县张良镇 在中国陕西省南郑县的张良镇,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坡上,竟发生了...
原创 “... 陶侃或许曾悄悄感叹过自己的命运,若晋武帝司马炎未曾征服吴国,他或许能够继承父亲的爵位,并为东吴效力。...
原创 一... 在谈及秦始皇时,我们常常会对他统一六国的壮举感到钦佩,特别是他推动书同文车同轨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
原创 为... 盛唐时期,杨氏家族以其世代忠诚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声名远扬,家族中的许多成员都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作...
原创 寿... 在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各国如星火燎原,四处战争与骚乱。在这动荡的年代,周部落的王子泰伯,怀着追随...
原创 1... “孩子去哪儿了?” “你们怎么才到?孩子被土匪抓走了!” 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日子里,我军一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