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灵兽之一,象征着西方神祇与战斗的力量。古人眼中的白虎是一种威猛凶猛的神兽,是战争与胜利的象征。然而,如今我们在动物园里所见的白虎,却似乎变成了一个温顺的“大猫”,并没有当年那种神话般的威严与凶猛。
但事实上,动物园里的白虎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并非同一种存在。古人描述的白虎是完全雪白的,充满神秘与力量。在《山海经·西次四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但如今我们所见的白虎,身上除了白色的皮毛外,还带有黑色的条纹,而它们的原产地也并非渭水流域,而是与印度恒河更为接近。如今在中国动物园中看到的白虎,实际上是从国外进口的。
全球范围内,现存的白虎大约有500多只,而所有这些白虎的祖先都源自一只名为“莫汉”的孟加拉虎。莫汉是一只雄性白虎,它在印度丛林中被猎人马尔坦德·辛格发现,当时莫汉只有9个月大。初时一些专家认为,莫汉患有白化病,因此看起来与普通的孟加拉虎不同。
白化病是动物中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它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导致色素控制基因失效,进而使得动物的皮毛变成白色。患有白化病的动物眼睛通常呈现血红色,因为它们的眼珠缺乏黑色素。可是,动物园中的白虎不仅眼睛是黑色的,而且毛发中也有清晰的黑色条纹。更加重要的是,白化病一般不会遗传,而动物园里的白虎却能够稳定地传递白色基因,显然这些白虎并非白化病所致。
马尔坦德·辛格在印度丛林中发现的莫汉,并不是一只简单的白虎。它体内的白色基因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大约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全球气温极低,大片土地被冰雪覆盖,部分老虎的祖先因基因突变产生了白色皮毛,这种颜色帮助它们在雪地中更好地伪装自己。然而,随着冰雪的消融,森林恢复生长,白色皮毛在新的环境中逐渐失去作用,最终被淘汰。但这部分基因并没有消失,它被保留了下来。
从生物学角度看,这种基因的复发现象被称为“返祖现象”。白虎莫汉的诞生正是这个现象的体现。由于白色是隐性基因,莫汉与普通老虎交配后,所生的后代皮毛颜色都是正常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白色后代,有人提出让莫汉与它的后代中的雌性老虎进行回交,这样便能以50%的概率繁殖出白虎。经过多代回交和杂交,世界上已诞生了超过600只白虎。
然而,这些通过近亲繁殖繁育出来的白虎,身体健康方面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白虎外貌上存在缺陷,比如脸部轮廓不自然,看起来比普通老虎更显突兀;一些白虎则无法繁育后代,另一些则因性格问题显得异常暴躁且不稳定。最终,经过筛选,只有较为健康的个体被保留下来。
尽管如此,这些白虎的性格往往非常憨厚。例如,2021年10月23日,北京野生动物园内一名游客在草坪上大声喊叫,试图引起七只白虎的注意。然而,这些白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行为,反而像是好奇地坐成一排,观看着游客。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东北虎栖息地,恐怕这名游客早就遭遇了可怕的攻击。白虎脾气之温顺,可见一斑。
这些性格温顺的白虎,实际上从出生起就已经深受人为干预。从莫汉开始,白虎家族已经经过了六七代的人工筛选,最终白虎变得完全失去了原本的野性,成为了一只“萌态十足”的白色大猫。事实上,孟加拉虎本身就是猫科中脾气最温和的老虎之一,比起它的远东亲戚东北虎,性格显得更加温顺。奇怪的是,所有已知的白色老虎都源自孟加拉虎,难道印度孟加拉一带曾经也有过雪原?
人工培育的白虎有点类似于狮虎兽,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猎奇心理而被制造出来的生物奇观。在自然界中,白色的老虎几乎不可能存活,因为它们的白色毛发在森林里会非常显眼,容易被食草动物发现,因此它们在野外的生存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