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选择将领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特别偏爱外戚的任用。在他统治的初期,汉武帝大力提拔了韦皇后的弟弟卫青和她的侄子霍去病,这两位将领勇猛善战,曾联合出征北方,成功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战功。然而进入统治的后期,虽然卫青和霍去病已经相继去世,汉武帝依然没有改变这一策略,他选择了李广利,让这位李夫人的兄弟担任军事重任。遗憾的是,李广利在战场上选择了背叛,投靠了匈奴,这到底是因何而起呢?
一、飞黄腾达
李广利出生在中山,家庭条件非常寒微。根据历史记载,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曾是低贱的“倡”,即那些以歌舞表演为生的艺人。这样的人在古代社会地位极其卑微。李广利有一个兄弟李延年和一个妹妹,而李家的发展机遇主要得益于这两位的才华。李延年后因触犯法律,被迫接受宫刑,之后却被调任狗监。在这个时候,平阳公主向汉武帝推荐了李夫人,称赞她的舞艺极为卓越。
汉武帝对李夫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迅速将她召入宫中。同时,他也召见了李延年,正好刘武帝准备兴建天地祠,意在创作乐曲和诗歌,便将这重任托付给李延年。李夫人的受宠引起了汉武帝的宠爱,而李延年也因此深受皇帝的器重,形成了“与上卧起,甚贵幸”的关系。正如古人所说“爱屋及乌”,作为李夫人和李延年的兄长,李广利自然而然地也被汉武帝所重用。
二、征战沙场
公元前106年,大将军卫青因病去世,朝廷急需能够指挥作战的将领,汉武帝便把李广利选为重点培养的对象。两年后的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决定出兵征伐西域的大宛,委任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领数万大军远征。然而李广利的首次出征却大失所望,遭遇重创而败退,军队损失惨重。愤怒的汉武帝立刻派人把守玉门关,严令军队不准无故返回,若有违反者,必将严惩不贷。
然而汉武帝性格上的刚愎自用使他仍然决定增派兵力,再次令李广利出征。大宛国虽然小,但他们面对汉朝强大的军队根本无人能当,最终选择投降。汉武帝因获得了心心念念的“天马”而无比欢欣,随后将李广利晋封为海西侯。此后,李广利也活跃于与匈奴的多次交战中,但无论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始终无法与卫青和霍去病相提并论,屡战屡败,甚至几度险些被俘捉。
三、投降匈奴
公元前90年,匈奴再次对五原、酒泉等地发起骚扰,汉武帝再次派遣李广利出征。这一次,他率领七万大军从五原勇猛反击匈奴。在出征之前,丞相刘屈氂为李广利赠送饯行礼,原来两人是亲家关系,因此关系亲密。此时之前,汉朝正经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自杀,汉武帝尚未定下新太子的人选,而李广利在此时希望自己的外甥能成为太子。
他对刘屈氂说:“希望你早日请昌邑王成为太子,如若成为皇帝,我也就无需再忧虑了。”刘屈氂对此表示赞同。但就在李广利出征的期间,长安发生了突变,刘屈氂与他的妻子遭到汉武帝的处决,李广利的妻儿也遭逮捕。面对此情此景,李广利决定深入敌后,以谋求战功来获得汉武帝的谅解。然而,最终他被匈奴单于包围,全军溃败,迫于无奈选择投降。数年后,因受到陷害,李广利最终被匈奴单于处决,完结了他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