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的朋友们能够成为治国的杰出人才?
很多人对汉朝的历史充满疑问,刘备身边的一众粗犷汉子为何能成长为治理国家的栋梁?而刘邦又是如何凭借这些人登上皇位的呢?反观出身高贵的项羽,为何竟败在了这些平民的手中?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刘邦是西汉的创立者,其家庭背景不过是一名农夫,这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身颇为相似。刘邦周围有一批优秀的将领与谋士,比如萧何、樊哙、周勃和夏侯婴等人物。值得一提的是,萧何在秦朝便有官职,而樊哙是一名屠夫,周勃则专门编织器具,夏侯婴则是位养马车的务工者。刘邦依靠这些草根出身的人物登基成为皇帝,不禁让人好奇,他们凭什么有能力辅助刘邦治理国家呢?
实际上,刘邦得益于他的远见与洞察力。他与刘备一样,待人宽厚,性情宽厚,从不斤斤计较。他初期取得成功,主要依靠的是“沛县帮”,其中不乏萧何、樊哙、周勃等人。这些人在刘邦最初打拼时便与他并肩作战,构成了他事业的基石。
此外,刘邦还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兄弟卢绾,两人竟是同一天出生。尽管卢绾将刘邦视作大哥,但他始终坚定地追随刘邦。刘邦起兵之际,卢绾作为他的门客参与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卢绾也被任命为将军。渐渐地,卢绾升至太尉,封为长安侯,并最终成为燕王。刘邦对卢绾的看重不言而喻,视他如同亲兄弟一般,可惜的是,卢绾在与匈奴的对抗中谋反遭到杀害,令刘邦心痛不已。
值得一提的还有三位开国功臣,被誉为“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和韩信。刘邦曾询问群臣,自己为何能够获得江山,他的答案是:“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者也。”可见,作为谋略家张良的计划、萧何的治国技能以及韩信的军事才能,都是刘邦成就大业的关键要素。
再说回樊哙,他与刘邦之间亦有深厚的关系,樊哙的妻子是刘邦的妻子吕后的妹妹,因而他也是刘邦的妹夫。樊哙不仅在鸿门宴上力救刘邦,同时在战场上也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他在一次与刘邦的战役中,成功斩杀敌将176人,俘获280人,并独自攻下五座城池,镇压六个郡,甚至曾俘获过一位丞相与多位将军,显然他的战绩为他赢得了开国功臣的地位。
除了樊哙之外,其他的草根将领们同样在与刘邦的征战中积累了令人瞩目的战功。例如,周勃这位原本是驾马车的,将领也曾在与章平的交战中大获全胜,攻克东海和其他多个郡,收复了十二个县;他还曾讨伐韩王信及燕王卢绾等。因此,在刘邦临终时,他曾称赞周勃:“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刘邦的狐朋狗友能够成为治国的杰出人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具备杰出的用人之道,深知每一位朋友的特长,并让他们充分发挥所长,进而实现了事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