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沙俄趁着中亚军阀阿古柏入侵新疆的机会,找了个借口便强行占领了中国的新疆伊犁。伊犁这个地方不仅风景如画,俄国人早已对其虎视眈眈。可以说,除了沙俄,其他国家根本无力从地理上占领伊犁。除了自然美景,伊犁的地理位置同样至关重要,位于亚洲的心脏地带。事实上,早在中山先生时期,他曾考虑将伊犁作为中国的首都,可见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1867年,中亚的浩罕汗国军阀阿古柏带着50名士兵闯入新疆,建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沙俄趁机进驻伊犁,并立即宣布永久占领。沙俄对外宣称是代清朝接管伊犁,承诺等清朝驱逐阿古柏并恢复新疆后,伊犁将归还。然而,等到1878年,67岁的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沙俄却无理赖着不肯归还伊犁。为了讨回伊犁,清朝先后派遣了崇厚、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负责与沙俄谈判。与此同时,左宗棠保持强硬立场,准备动用武力。最终,沙俄在压力下归还了伊犁的部分土地。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伊犁九城是否全部归还?沙俄归还了哪些领土?这些土地占整个伊犁的比例有多大?我们究竟失去了多少土地?
追溯历史,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便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伊犁地区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毫无争议。伊犁的繁荣则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准噶尔汗国以伊犁为主要据点,试图吞并漠北和漠南蒙古,建立庞大的帝国。为此,康熙帝三次亲征,最终消灭了准噶尔汗国,恢复了对伊犁的控制。然而,准噶尔并未彻底消亡,直到1757年,乾隆帝趁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去世之机,一举彻底摧毁了准噶尔汗国。
乾隆收复伊犁后,为了稳定局势,特于1762年设立了伊犁将军,直属管辖此地。许多人知道清朝有九大总督,但也许并不知晓清朝五大将军——其中伊犁将军负责新疆地区的治安与管理。伊犁将军的办公地点设在了伊犁河北岸的惠远城,今天的霍城县。围绕惠远城,清朝陆续建设了八座卫星城:绥定城、广仁城、惠宁城、熙春城、宁远城、拱宸城、瞻德城和塔兰奇城,形成了以伊犁将军治所为中心的防线。
从这些地理点来看,伊犁九城似乎已经全部回归中国领土。然根据《伊犁条约》,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依旧割让给了沙俄。清朝与沙俄的谈判并不顺利。崇厚在威逼利诱下,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包括伊犁南部的特克斯河流域,割让给沙俄。塔城地区和斋桑湖以东的土地也成为沙俄的领土。由于条约涉及到中国战略要地,清朝坚决反对,迫使崇厚被捕并派遣曾纪泽继续谈判。
曾纪泽在谈判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塔城、特克斯河流域确实归还了清朝,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仍被沙俄占据。而且,由于沙俄曾经对清朝提供保护,赔款从原定的500万卢布增加到了900万卢布。
那么,霍尔果斯河以西究竟割让了多少土地?不同资料中提到的面积有所不同,或是2万多平方公里,或是3万多平方公里,甚至有报道称高达7万多平方公里。由于这片地区多为广袤的草原,清朝并未在历史文献中详细记录这部分领土的具体面积。个人认为,3万平方公里的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这片广阔的土地对沙俄来说,价值非凡。
自1864年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沙俄便开始大量吞并中国领土,巴尔喀什湖以东至斋桑湖一带,共计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割让给了沙俄。随着阿拉木图、巴尔喀什等地区的丧失,沙俄边界逐步向霍尔果斯河推进。最终,沙俄不仅占据了巴尔喀什区,还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纳入囊中。
在清朝恢复对伊犁的控制后,沙俄的破坏使得伊犁九城几乎毁于一旦。大量卫星城市被遗弃,许多百姓在沙俄的压迫下被迫迁离。虽然清朝努力恢复伊犁,但九城的废墟显得无比心痛。光绪年间,左宗棠提议设立新疆省,但首府却选在了乌鲁木齐,而非伊犁。原因显而易见,伊犁已然成为边境。
如今,新疆成为了旅游热门地,但却有“坐地起价”的现象。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历经沧桑,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无论何时,伊犁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依然是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界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