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说母亲北上找我去了?”
1949年的一天,华野一纵队参谋处处长蔡群帆回到老家看望母亲,却发现家中早已人去屋空,才得知几年前母亲居然北上寻找自己去了。
蔡群帆焦急万分,母亲都快70岁了,这几年局势动荡,她一个老人家该有多危险啊!
让蔡群帆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母亲已经成为一名四野连级干部。
蔡群帆幼年时的经历非常曲折,在他两岁的时候,大他5岁的哥哥就因病去世。
等到蔡群帆12岁的时候,父亲也撒手人寰,只剩下蔡群帆和母亲杨凤珠相依为命。
杨凤珠是个朴实善良的劳动妇女,全靠做一些手工活养活母子二人。
不过虽然生活艰辛,可蔡群帆心有大志,一直在学习上非常用功,且心怀家国天下,对劳动人民也抱有万分的同情。
因此,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蔡群帆毫不犹豫就加入反日活动,结果却因此被学校开除。
可蔡群帆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大学的理化课程充实自己。
1938年9月,蔡群帆成功入党,在接下来的多年里,他积极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浙东组织抗日游击战争。
由于表现出色,蔡群帆被不断提拔,在1949年3月,被任命为华野第一纵队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为了革命,蔡群帆自然不遗余力,但这么多年来他的心中也一直都记挂着老母亲。
结果等蔡群帆想要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却得知母亲竟然北上寻找自己去了。
而更让蔡群帆没想到的是,自己将近70岁的老母亲,竟然巾帼不让须眉,获得了四野连级干部的待遇!
蔡群帆的母亲杨凤珠可不是一般人,她理解儿子,知道儿子要去救亡图存之后,还宽慰他:你去吧,不要担心我,我做手工活也能养活我自己。
蔡群帆离家之后,他的同事周锦文夫妻在有空的时候会来探望杨凤珠。
有时候周锦文带着秘密任务来到杨凤珠家,杨凤珠还会冒着生命危险为其打掩护。
抗战胜利后,周锦文去了山东,周锦文的妻子余秀珍留在上海,恰逢这时候有消息透露说,国民党要抓共产党及其家属。
杨凤珠一下为儿子的安危担心起来,就和余秀珍商量着要去北上寻找蔡群帆和周锦文。
她们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骑过小毛驴,坐过手推车。
可好不容易到了山东,杨凤珠完全没见到儿子的身影。
杨凤珠继续北上,一直来到东北,机缘巧合之下,杨凤珠进入四野后勤部,凭借着自己多年手工活的经验,在四野后勤被服厂做工。
老太太人老心不老,在后勤部也积极学习,表现出色,最后居然得到了连级干部待遇!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杨凤珠听说之后心中又燃起希望,想要回上海继续找儿子。
让杨凤珠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寻子旅程,居然还惊动了陈毅陈老总。
听完杨凤珠老人寻子的故事后,陈老总亲自接见了杨凤珠老人,亲切地对她老人家说:
“您老人家可不简单啊!都已经参军三年了,为革命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儿子!”
陈老总果然不食言,很快就让人翻遍了名册,总算找到蔡群帆。
母子重逢的那一刻,二人抱头痛哭,杨凤珠多年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为见到儿子的甜蜜幸福。
只可惜这幸福来的太短暂,他们仅团聚了一年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蔡群帆夫妇随志愿军入朝。
这时候杨凤珠老人再一次站出来:你们都去吧,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在蔡群帆入朝作战约半年后,杨凤珠老人因为多年积劳成疾病逝于山东曲阜。
直到临终前,她还在托人带话给儿子:你们要一直跟着党,好好打仗,去创造一个没有穷人的世界。
如今,杨凤珠和蔡群帆都已经去世多年,但他们为了新中国所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铭记,心怀感恩。
没有他们的付出,何来今日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