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讨论了王莽失败的土地改革与废奴改革,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王莽另一项较为“新潮”的改革:货币金融改革。
自汉朝建立以来,经过长期摸索,终于在汉武帝时期,由桑弘羊主导实施了国家发行五铢钱的政策,成功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体系,这为汉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儒生中一直有反对货币的极端思想,早在汉高祖时期,陆贾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川,以杜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汉文帝时,贾山也曾认为“钱者,亡用器也”。而汉景帝时,晁错则主张“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因此他主张“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到了汉元帝时期,这股极端复古的儒家思潮愈发猖狂,甚至连名儒大臣贡禹都认为,铸造货币所花费的费用过于庞大,应该废除货币制度。他指出,铸钱每年需要十万以上奴婢的劳力,而每个奴婢的生活需要七个农民的税收才能维持。也就是说,国家每年需动用七十万人的税收来养活这些铸币的工人。贡禹提出,不如将这一费用节省下来,恢复物物交换制度,并且希望通过让商人转行种地来大力振兴农业。到了汉哀帝时期,匡衡的弟子、名儒师丹也主张废除铜钱,认为铜钱是百姓贫困的根源,甚至提议复用古代的龟壳和贝壳作为货币。
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王莽深受这些荒谬思潮的影响,毫不顾及现实经济的需求,竟下令废除汉朝一百多年历史上所发行的五铢钱,直接推出了一套前所未有、极为复杂的货币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金、银、铜、布、龟壳、贝壳六种不同的货币,并细分为二十八个不同品类。市场上几乎可以看到各种奇异的货币形式流通,且各种币值之间的兑换比例极为复杂,连政府官员自己也搞不清楚兑换规则。如果你有机会穿越到新莽时代,最好带上一个计算器来确保自己的交易不出错。
为了实施这一改革,王莽还颁布了禁止黄金流通的法令,除了列侯以上的贵族可以持有黄金外,其他人持有黄金都被视为非法,并且必须将黄金兑换为铜钱。史书上记载,王莽强行收回黄金后,却迟迟不向百姓支付相应的铜钱,简直是在明目张胆地抢夺民财。历史资料显示,在王莽政权崩溃之前,他的府库中竟然还存有六七十万斤黄金,这些黄金几乎全是他通过巧取豪夺所得。
虽然王莽所铸造的货币复杂难懂,但他采用了很多当时先进的防伪技术,铜质精良,铸工细致,风格独特。这些货币的艺术价值极高,至今仍被收藏家视为中国钱币艺术的巅峰之作,尽管这些钱币的数量庞大,但它们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仍然很高,往往能卖到数千甚至数十万。
王莽不仅仅是考虑到财政金融的问题,他的货币改革中还融入了儒家礼制的设计。例如,他曾铸造一种面值五千的“金错刀”,这种货币的设计古朴稳重,铭文采用了上古的“悬针篆”,并镶嵌了黄金,精美异常。历代文人都为其惊叹,陆游曾作诗称:“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张衡也作诗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此外,王莽铸造的“货布”也是一种艺术杰作,其造型古朴,书法潇洒,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一绝,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采用这一图案作为行业标志,甚至在现代人民币的水印底纹中也能看到这一币的设计。因此,“货布”被誉为中国钱币的形象大使。
不过,即使王莽的货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但由于当时的防伪技术并不成熟,伪造货币的现象非常严重。王莽所发行的大量高面额信用货币迅速被大量伪造,市场陷入了混乱,民众对这些货币产生了极大的抗拒。面对这一困境,王莽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加大了打击伪造货币的力度,规定任何人铸钱都必须受到严厉处罚,甚至连铸钱的家庭五家连坐。他还禁止民间私藏铜、炭等原材料,从源头上切断伪造货币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王莽仍未解决货币流通的问题。为了迫使民众接受他的货币,他还出台了强制措施,规定官民外出必须携带“货布”,否则将无法住宿、过关、甚至被拘留。甚至连高官出入宫门时,也必须出示“货布”。这等于将货币变成了“通行证”,这不仅没能促进货币的流通,反而让人们更为反感。
由于频繁更换币制,王莽在短短数年内就修改了四次货币体系。如此快速而无序的改革对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了新朝的金融体系彻底崩溃。在这种情况下,百姓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使用王莽的货币,他们财产缩水;如果拒绝使用,则可能面临入狱、罚做官奴或流放边疆的惩罚。由于频繁的货币更改,市场逐渐萎缩,商人破产,工人失业,农民失去土地,社会陷入严重的困境,民众的生活愈发困苦。那些因拒绝使用新币而被判刑的家庭,往往因此破裂,民众愤怒不已。
这一切让百姓彻底觉醒,他们意识到,王莽所推行的改革与政策,最终带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灾难与痛苦。曾几何时,他们对这位宣扬儒家仁政的皇帝充满了期待,而如今,回望过去,这一切显得如此荒诞。理想中的圣人,最终却把百姓当作了任意宰割的草芥。
王莽的货币改革,虽然在技术上有所创新,但却未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崩溃和民众的疾苦。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这场改革如同一场灾难,打破了他们对“仁政”的幻想,也揭示了王莽如何背离了他所倡导的理念,陷入了更加严苛的统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