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率12万人南下,部队缺粮,无奈自筹,王宏坤:我们早准备好了
创始人
2025-09-09 07:04:37
0

1949年2月,萧劲光率领的40军与46军,作为第四野战军的先遣兵团,开始南下,联合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共同发起了渡江战役。尽管先遣兵团仅由两个军组成,但其兵力达到12万,每个军下辖4个师,兵力大约为6万人,整体规模相当于一野和二野的两个军。

部队一路南下,穿越湖北,途中解放了驻马店、信阳等一些被敌军控制的地区。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派出了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在北平进行谈判,二野和三野已经完成了渡江的准备工作,萧劲光部则在原地待命,准备解放武汉并实施渡江行动。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的战争中,后勤保障始终是关键。四野部队南下时,粮食供应完全依赖沿途的根据地。兵团的高级指挥官们认为,江汉、鄂东地区虽然是即将解放的区域,但由于工作基础薄弱,粮食的筹集并不容易,他们希望能与地方合作,确保为大军提供足够的粮食。

对此,桐柏军区的司令员王宏坤予以回应,指出情况并非如兵团所说的那样。自1947年7月起,上级便已指示刘邓大军南下开辟大别山的新战区,缓解山东和陕北战场的压力。刘邓大军带领四个纵队挺进大别山开展战斗,而晋冀鲁豫军区作为后方给予了大力支持,将新组建的10纵和12纵派往南下,帮助开辟桐柏军区和江汉军区。

提到江汉军区,自中原突围以来,王树声领导的鄂西北军区部队在张才千的指挥下展开游击战,12纵南下后,双方合兵一处,共同建立并巩固了根据地。至于鄂东地区,刘邓大军进入后,迅速开辟了新的战区,1纵、2纵和6纵三个纵队组成了鄂豫军区,王树声担任司令员,郭天民担任副司令员,持续在鄂东地区作战,并动员群众为战争提供支持。

在淮海战役期间,桐柏军区、鄂豫军区和江汉军区作为后方,确保了前线部队的粮食供应。随着二野准备进行渡江战斗,桐柏军区的司令员王宏坤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为经过的部队筹集粮食,并确保他们的食宿问题。因此,中原局指示王宏坤迅速在桐柏和江汉地区征集粮食,保障经过部队的后勤需求。

到3月时,桐柏区共征集粮食7000万斤,江汉区筹集粮食4000万斤,鄂豫区筹集了3000万斤以及大量的油、盐、草料、鞋子和布匹等物资。鄂豫军区虽然地处山区,但能够筹集如此大规模的物资,实属不易。

然而,部队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粮食和运输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部队庞大,粮食和运输出现任何不足,都可能引发不满。部分人甚至对此感到不解,认为这是没有理由的。然而,王宏坤早已准备好军需物资,等待部队与其接洽便可解决问题。

那么,为何四野兵团的指挥官认为江汉和鄂东的工作“毫无基础”呢?或许是出现了某种误解。实际上,当四野部队进入武汉后,确实出现了粮食短缺的情况。然而,当地政府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粮食,并明确了存放的地点,但由于下级部队未及时上报,才引发了谭政副政委的不满,认为地方没有做好粮食准备。在王宏坤等人解释后,谭副政委才得知情况,并不再有异议。

四野兵团指挥官们在讨论粮食问题时,或许误解了实际情况,认为新解放的区域粮食难以筹集。然而,实际上地方早已为过境部队准备了充足的粮食。说到后来通过动员会去筹集粮食的说法并不准确。整体来看,当地部队对过境部队的支持是全力以赴的,尽最大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将这一切否定为“毫无基础”的说法,难免让人感到不公,似乎抹去了部队和地方为此付出的辛勤努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备在战争上的失策,导致他放走了一位极具才华的谋士,而这位智者却在曹家三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终所造...
原创 1... 1953年,随着中美等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停战协议,宣告朝鲜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消息一经传回国内,百姓们...
原创 俄...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五任沙皇,...
原创 1... 康熙帝晚年时命令指定一位重臣为其殉葬,雍亲王四阿哥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还为该臣求情。直到他继位后,才...
原创 常... 提到唐朝,许多人会认为这是中国封建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初期的“开...
原创 都... 前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曹丕篡汉和司马懿篡魏堪称最典型的臣子谋逆事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
原创 三...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东汉的灭亡...
原创 近... 湖北红安,这个位于近代史上光辉璀璨的县城,堪称“人才辈出”的典范。根据统计,1955年建国后,共有6...
原创 金... 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对于血统的崇拜依旧牢牢扎根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几乎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物特征之...
原创 孙...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深入描绘三国时期权谋斗争的历史小说,它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让无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