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坑深难测,广阔的战场上,大军如猛虎般横扫。谁敢勇往直前、立马争雄?唯独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是毛主席对彭老总在军事指挥方面的高度赞赏,充分体现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那么,彭老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统帅呢?
从性格特点来看,他为人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十分关心自己的部下。他总能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进行训诫,很多曾与彭老总接触过的将领都明了,训斥不仅仅是责任的呼唤,更是对部下的深切关怀。尽管偶尔会在言辞上显得粗犷,可能让一些人觉得有些刺耳,但很少有人能完全理解这种脾气背后的深意。
在土地革命的那个年代,红三军团的指战员们对彭老总的脾气可谓是耳熟能详。他虽然脾气火爆,喜欢训人,但内心深处却无比关心那些在战斗前线的基层指战员。那些出自红三军团的将领们在解放战争期间,对他的性格已经有了较深的认知。在西北战场上,广大指战员们经常能感受到彭总的气势,有时甚至不免受到训斥。而在朝鲜战争时期,许多将领例如梁兴初也深刻体验过彭总的严厉风格。
还有很多高级将领虽然在战争中没有直接接受彭老总的领导,起初对他的严格风格多有不适,感到心有不快,空军副政委吴法宪便是其中一位。
1955年,吴法宪陪同彭老总前往东北检查空军的工作。在战争年代,他和彭老总的接触极为有限。在路上,他们谈笑风生,互相下象棋,彭老总对部下的关心也显而易见。
但当他们抵达丹东后,彭老总却突然爆发出怒火,严格训斥吴法宪。事情的起因是空军后勤部门丢失了一本助理工作用的笔记本,这上面记录了一部分的重要“五年计划”。彭总强烈表示,这种事情不能姑息,一旦信息泄露将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彻查此事。
吴法宪被彭总的怒火震撼,心中不禁感到恐惧。他在会议上坦诚说道:这场景真是吓人。后来,此事交由罗瑞卿处理,但始终没能查明结果。由于这本笔记本的丢失,吴法宪受到了两次批评,心里感到非常委屈,心情也有些郁结,便想找人倾诉,求得开解。于是,他找到了老首长罗荣桓。
吴法宪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罗帅对此非常了解。尽管他们在战争时期并没有密切的合作,然而在会议上、工作交流中还是积攒了不少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彭总负责军委日常工作,而罗帅则担任政治部主任,与彭总共事。罗帅劝说吴法宪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提醒他要保持心态平和。
经历了这一事件,吴法宪对彭老总的印象多少有所下滑。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由于刘亚楼因健康问题暂时休养,吴法宪被安排主持空军的工作,许多问题也需要直接请示彭总,逐渐让他对彭总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的看法也因此有了显著转变。
吴法宪意识到,彭老总为人正直,虽然脾气如炮筒般直来直去,爱训人的风格却是一种工作严谨的体现。他不仅对事物认真负责,而且对部下奖惩分明,若因自己的错误而影响团队,他会主动向下属道歉,更是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
正因其刚直的性格与火爆的脾气,彭老总在后来的工作中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在庐山会议上,他坦率地反映了大跃进和浮夸风的问题,因此遭遇一定的冲击,甚至一度陷于困境。
彭老总无疑是一个敢于肩负责任的人。在他看来,许多事情并不复杂:如果正确,就应坚持贯彻;若有错误,便应及时纠正。秉持着坦诚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