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是何反应
创始人
2025-09-09 04:33:37
0

在1989年至1991年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严重的挫折,特别是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这一变故不仅对苏联本身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波及到位于苏联南方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此,世界只剩下了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全球局势逐渐演变成“一个超级大国,多强并立”的格局。直到中国逐步崛起,世界格局才开始发生变化,单极化逐渐转向多极化。

那么,面对苏联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解体,美国的反应又是什么呢?

苏联是由列宁创建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在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最终解体。解体后,各国的民族矛盾依然深刻,至今,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仍在持续。

当苏联解体时,美国总统是老布什。冷战的结束让老布什喜出望外,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苏联解体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令他也倍感压力。苏联解体后,很多核武器外流,地区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抬头,这些问题使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普遍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僵化,而后继领导人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苏联的解体也意味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戈尔巴乔夫推动的“新思维”改革,实际上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难以理解,戈尔巴乔夫是如何做出如此矛盾的决定:苏共主动放弃政权、放弃对军队的领导权,以及将马克思主义从军队的指导思想中移除等一系列决定。

自斯大林之后,每一位苏联领导人都试图改变现状、挽救苏联。当赫鲁晓夫上台时,面对畸形的工业现状,他感到十分绝望。在苏共二十大上,他彻底否定了斯大林,并开始推动一系列改革。赫鲁晓夫坚信,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苏联坚持足够长时间,社会主义必将胜利。他批判个人崇拜,主张集体领导。为了缓解粮食问题,他提出了大规模的垦荒计划,推行玉米种植,并设计了被人诟病的“赫鲁晓夫楼”以解决住房问题。

然而,苏联的土地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玉米,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而“赫鲁晓夫楼”则因采光差、空间狭小等问题,成为民众的批评对象。虽然赫鲁晓夫反对个人独裁,但他却自己掌握了大权,最终在党内的反对声中被政变推翻。

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的时期,国际社会已开始感受到苏联解体的风险。当时,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有限主权论”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受限,要求各国出让部分主权给苏联,这使得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许多国家开始与苏联疏远。中国就曾指责苏联这一做法为“大国沙文主义”,而苏联则反击中国为社会帝国主义。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联合形成了“国际反苏大同盟”,对苏联形成了强大的地缘包围。此时,苏联在国际上已显露败相。

苏联为了制衡中国,曾大量援助越南。中国最初通过提供大量援助来争取越南,但无果之后,最终采取了军事行动,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势,并在边境展开了长达十年的轮战,消耗了越南和苏联的实力。

尽管两国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理论上应是盟友,但由于苏联的沙文主义,两国最终爆发了冲突。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美国一直在煽动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革命”,试图通过改变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颠覆现有的红色政权,建立所谓的“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国家。此时,美国与苏联是生死仇敌,双方都希望对方尽快崩溃。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在意识形态战场上取得了胜利。1980年代末,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则分裂为五个国家。东欧的剧变让美国变得更加谨慎,因为如果苏联未转型为资本主义国家,而是直接解体,那该如何应对?

苏联的解体预示着核武器的扩散风险日益增加,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未必像苏联那样小心谨慎地管理核武器。如果核武器扩散,全球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美国如何继续主导世界事务?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逐渐调整策略,将重点从推翻苏联转向应对苏联解体后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老布什公开表示,美国政府将“积极维持现状”,但苏联并未对此作出有效回应。

戈尔巴乔夫在此时已经面临多重挑战,他下令从阿富汗撤军,导致阿富汗的民主政府崩溃,进一步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随后的努力则是尝试与中国缓和关系,停止对越南的援助,虽然这些举措未能扭转局面。最终,苏联在1991年12月26日宣告解体。

苏联解体时,商品供应极为短缺,人民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尽管苏联曾经强大,但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无法支持社会主义的建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消费品供应充足,民众依然支持党和政府的领导。中国虽然经历了动荡,但并未解体,也未更换政府。

苏联解体后,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前苏联加盟国的外交政策,施加压力要求俄罗斯等国家放弃核武器。乌克兰在美国的推动下,全面放弃了核武器,并大幅裁减军备;而俄罗斯则保持警惕,没有销毁核武器。

美国在苏联解体后的喜忧参半。一方面,苏联解体导致了苏制武器的大量外流,客观上加剧了恐怖主义的蔓延;另一方面,欧洲缺乏共同的敌人,推动了各国的联合与合作。

苏联解体后的美国逐渐陷入了衰退,由于没有了外部敌人,美国开始变得不思进取。正如孟子所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历史仿佛开了个玩笑,曾经苏联存在的痼疾如今成了美国的困扰——老人政治、军备浪费、特权阶层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美国的霸权能维持多久,已成了悬而未决的课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公司始创于1994年,是最早开发安吉白茶的茶企之一,建有4000亩核心基地、2万平米科技...
东台市木棉茶叶销售商行(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东台市木棉茶叶销售商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丹丹,注册资本1万人...
原创 于... 于振甲的官职活动主要集中在唐山和南京,而靳辅、陈潢的工作范围则以黄河流域为主。这就使得他们之间几乎不...
原创 这... 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地方法官以及军队的高层指挥官,尤其是在他们的晚年,纷纷沉浸于回忆,撰写关于自身革命...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很多武将因其卓越的战功和勇猛的武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人物。提到这些武将,很多...
原创 “... 老覃在前天发布了《没有毛主席的领导,第四次反围剿也能取胜?战后毛主席的评价亮了》一文,在“覃仕勇说史...
原创 几... 在清朝末年,沙俄是众多列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尽管清朝与沙俄几乎没有发生过直接的...
原创 汪...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叛国者——在日本名古屋去世。临终时,他留下了遗言,...
原创 清... 封建王朝时期,社会阶层严格划分,即便是皇族成员,也存在着不同的等级,而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许多...
原创 古... 在现代社会,法律制度已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制为婚姻的基本模式。对于现代人而言,这种婚姻形式不仅能够有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