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遭受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对于日本而言,这一事件不仅是巨大的灾难,更为全球历史写下了惨痛一页。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不仅如此,还投下了第三枚氢弹,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氢弹辐射伤害的国家。
这次不幸的事件,对日本来说几乎是无妄之灾。当时日本政府曾要求美国赔偿,但却遭到了坚决的拒绝,甚至被要求对外保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954年3月1日,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渔船——第五福龙丸号,正按照正常的捕捞路线行驶在比基尼环岛附近海域。此时正值初春,北半球大部分渔场由于寒冷季节而处于休渔状态,只有比基尼环岛附近受季风洋流影响,水温回升,成为大量金枪鱼和浅海鱼类的栖息地。日本渔民凭借丰富的捕捞经验,顺着鱼群的迁徙方向东行。他们将渔网撒开,准备在这片鱼群繁忙的水域大展身手。然而,突然间,远处的岛礁上传来一声巨大的轰鸣,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刺眼的火球在天边爆炸开来,瞬间把蓝天染成血红色,成千上万的火把从高空坠落,砸向海面和岛礁,燃起了呛人的硝烟。
第五福龙丸号上的23名船员瞬间愣住了。爆炸的场景让他们联想起日本国内时常发生的火山喷发,虽然这次的爆炸强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经验。船员们下意识地退后了几步。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白色的灰雨,灰烬像碳粉和墙皮屑一样落下,这更让他们确信,刚刚的爆炸不过是火山喷发的后果。毕竟,火山喷发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稀奇,而此时距离比基尼环岛岛礁还有190海里,理论上除非火山喷发引发海啸,否则应该不至于对他们造成影响。
然而,情况渐渐变得异常。通常,火山喷发后会有持续的余热,但这次爆炸过后,四周的空气却骤然冷却,船员们开始感到不适,甚至有些人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那种突如其来的感觉让他们非常慌乱。正当大家忙于收网准备离开时,船上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员提醒道:“赶紧收拾鱼,赶快回港!”这让大家更加警觉,纷纷开始急速返回。
返回日本后,23名船员都入院接受了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遗憾地告诉他们:“你们很可能刚才遭遇了高强度的核辐射。”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心头涌上一阵恐慌。老船员突然回忆起那声巨响,瞬间瘫坐在地,所有人这才明白,刚才根本不是火山爆发,而是美国正在进行的氢弹试爆!然而,美国为什么没有提前清场呢?
这还得从1945年说起。1945年8月,二战欧洲战场已经落下帷幕,只有日本还在顽强抵抗。为了促使日本投降,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直接造成两地大规模的建筑倒塌、土壤和水源被辐射污染,数以万计的居民死于辐射病。在这场巨大的灾难后,日本政府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正式结束。
二战后,美苏两国展开冷战,继续进行核武器的军备竞赛。苏联在原子弹的基础上率先研发出了氢弹,其威力和辐射性远远超过原子弹。美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决定加快氢弹的研究步伐。核弹的威力巨大,苏联和中国通常会在自国的无人区进行试爆,而美国的领土面积和人口较少,寻找无人区理应不成问题。然而,美国却决定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进行氢弹试验,目的是观察核爆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美国选择了位于比基尼环岛的这一地点,并对周边地区进行了军事封锁,严格限制当地土著居民的活动。1954年3月1日,美国终于在此地进行氢弹试爆。这枚氢弹的爆炸威力远超预期,爆炸的火灰直接喷洒至200海里,辐射范围也随之扩展。虽然当时有多艘军舰对周围海域进行了清场,认为爆炸影响范围不会超过30海里,但却未料到,氢弹的辐射威力远远超出了预测。
就在爆炸发生的同一时刻,第五福龙丸号渔船靠近了试爆区域,最终遭受了辐射污染。尽管美国军方将试验区划定为30海里范围,认为日本渔船距离较远不会受到影响,但实际情况却远超预期。
在这起意外之后,得知事故发生的日本政府感到震惊,他们试图掩盖此事,并与美国进行谈判,但美国态度冷淡,始终拒绝赔偿。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日本政府不得不低头。然而,随着日本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应,政府最终决定向美国提出赔偿要求,并要求美国为此事道歉。美国当时虽然口头表示歉意,但在赔偿方面却拖延不决,甚至提出“等船员康复后再统一结算赔偿”这样的条件。
经过数十天治疗,船员们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内脏功能衰竭,皮肤呈现灰褐色,甚至掉落指甲和牙齿。最终,在持续的国际国内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停止对辐射最严重的船员久保山爱吉的治疗,并在1954年9月23日宣布他因核辐射而去世。尽管此后美国向久保山家属支付了慰问金,但日本民众依然对美国的行为充满愤怒。
这场由美国的氢弹试爆引发的悲剧,最终成为了美日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而那23名渔船船员,则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默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