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07年,义渠王前来朝秦朝贡,并与秦宣太后发生私情,生下了两个儿子。35年后,秦宣太后设下圈套,诱杀了义渠王,消灭了义渠国,并在其领土上设立了陇西、北地和上郡。
秦宣太后,名芈月,原是楚国人,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可以说是吕雉、武则天、慈禧等后来的权力女性的“榜样”。
芈月年轻时美貌动人,心思深沉,是楚国与秦国之间的重要联系者。秦惠文王极为宠爱芈月,常常给予她丰厚的赏赐,而这引发了惠文后的嫉妒。
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在洛阳尝试举起一个数百斤重的大鼎,不小心摔死了。秦武王去世后,他没有留下继承人,秦国的王子们因此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赵武灵王凭借强大的军队支持,推动公子稷从燕国回国继位,成为秦昭襄王。当时的秦昭襄王还很年轻,秦宣太后与她的舅舅魏冉一同辅佐他执政。
秦宣太后掌权后,依靠魏冉的支持,整顿了国内政局。惠文后和一些王子被处死,而秦武王的王后则被流放到魏国。
秦昭襄王刚刚继位时,国内局势不稳,西北的强敌义渠国常常发动侵扰。在秦惠文王统治时期,义渠国一度强盛,在“五国伐秦”的时机,曾大规模入侵,掠夺了秦国的领土,两国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为了统一六国,消除义渠国的威胁,秦国必须先解决义渠国的问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秦宣太后主动“牺牲”,设下陷阱,故意引诱义渠王走进自己的圈套。
义渠王前来朝贡,祝贺秦昭襄王登基,同时也偷偷打探秦国的军事情报。秦宣太后热情接待义渠王,两人连续饮酒三天三夜,畅谈心事。
秦宣太后寡居,生活寂寞,而义渠王也心生怜惜,两人逐渐有了感情。之后,义渠王每次进贡时,也会特别关照秦宣太后。
随着两人接触频繁,他们的关系日益亲密,最终生下了两个儿子。秦宣太后权力在手,外界没人敢对此议论。
史书记载:“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
义渠王虽然与太后私通并生子,但他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秦宣太后精心设计的陷阱。
两人关系越来越公开,几乎没有什么避讳。随着时间的推移,义渠王逐渐对秦宣太后放松了警惕。
前272年,秦宣太后决定动手。她写信给义渠王,说自己正在甘泉宫养病,希望他前来探望,叙叙旧情。
义渠王并未多想,以为只是常规的外交活动,于是欣然前往。酒宴上,秦宣太后诉说自己对义渠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希望他多陪伴自己。
义渠王听后,喝得愈加豪迈,言辞激烈地表示自己绝不会辜负秦宣太后的感情。此时,他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神志不清。
然而,这一顿酒宴成为义渠王的“最后一餐”。他醉倒后,秦宣太后并未像往常那样将他送入寝宫,而是命令刀斧手将他处决,并将义渠王随行的将领也一并处死。
义渠王死后,义渠国陷入了混乱。秦宣太后趁机出兵,分三路征讨义渠国,并成功消灭了这个敌国,建立了陇西、北地、上郡。
随着义渠国的灭亡,秦国解除了一大隐患,秦宣太后功劳显赫,她的威望也大大提高,堪比张仪和司马错征服川蜀。
史书记载:“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
秦宣太后权势滔天,她的弟弟魏冉和芈戎掌控了秦国的大权,而她的两个儿子也手握重兵,没人能撼动她的地位,包括秦昭襄王。
然而,秦昭襄王有雄才大略,并不愿屈服于母亲、舅舅和兄弟的掌控。于是,他开始大力提拔范睢。范睢智谋过人,手段强硬,成功分化瓦解了权力集团,逐个击破。
前266年,秦昭襄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立即宣布收回母亲秦宣太后的权力,将魏冉、芈戎、公子芾和公子悝逐出咸阳,独揽大权。
魏冉被逐出后,白起等他亲自提拔的将领失去了支持,且与范睢关系不佳,最终命运悲惨。
虽然秦宣太后失去了权力,但她的生活依然无忧,且与情夫魏丑夫保持着公开关系,秦昭襄王对此也没有干涉。
前265年,秦宣太后临终时,她想让魏丑夫陪葬。魏丑夫心生恐惧,于是找到了庸芮,请他为自己求情。
庸芮善于言辞,他问秦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知道世间的事?”
秦宣太后回答:“人死如灯灭,一切都不知道。”
庸芮接着说:“既然死后什么都不知,为何还要让你心爱的人跟你一起死呢?如果死人能有感觉,秦惠文王早就因为你的私情恨你入骨,你自己又怎能与魏丑夫私通呢?”
庸芮的意思是,死者已经无法感知任何事,秦惠文王永远不会知道她与魏丑夫的私情,因此她无需为此感到内疚。
秦宣太后听后,认为有理,决定放魏丑夫一马。显然,秦昭襄王也不会同意让魏丑夫殉葬,这会侮辱到父亲秦惠文王的名誉。
秦宣太后掌权43年,期间秦国达到了极盛。她的统治下,白起、王纥等名将出征四方,战无不胜,令六国闻风丧胆。
前221年,秦宣太后的玄孙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创造了“秦制”,这一制度影响了后世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