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国人才的流失,蒙恬原来是从爷爷蒙骜这一辈上,才从齐国来到秦国的。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二、三川郡、东郡都是蒙骜给秦国打下来的。
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
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
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
始皇七年,蒙骜卒。
三、十六年后,蒙恬的父亲蒙武再次为秦国建功立业,攻楚、破楚、杀项燕;第二年,俘虏楚王,灭掉楚国。
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四、攻齐、灭齐之后,蒙恬跻身于秦国的名将之列。之后,蒙恬为秦始皇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
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五、蒙恬、蒙毅兄弟俩带着蒙氏家族,跟着秦始皇站到了巅峰。
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
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六、赵高原来是赵国被疏远了的宗室,从小就被阉割。
蒙恬以为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七、赵高犯法,蒙毅要依法办理,嬴政赦免了赵高,秦法是完全为秦王服务的。
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八、蒙恬完全是为嬴政服务的,所以啊,千万不要和那些帝王将相们共情。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九、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始皇死了,胡亥上台,曾经差点被蒙毅杀死的赵高掌权。可以说是嬴政亲手为蒙恬、蒙毅埋下了赵高这个大雷,蒙氏兄弟再怎么争辩都没用了,后台嬴政已经死了。
扶苏死了,胡亥曾经想放蒙氏兄弟一马,让他们继续为自己效力,赵高必须要报仇,还要让蒙氏兄弟没有还手的机会。嬴政让蒙毅犯下的错,赵高不能让胡亥也左右自己的决定。
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
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
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
十、蒙恬认为是自己挖断了地脉,才导致自己和蒙氏家族落得这样悲剧的下场。还是司马迁把话说明白了,蒙恬兄弟俩罪过是迎合秦始皇,而不是什么挖断地脉。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史记·蒙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