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季,周恩来经过多次周折,终于抵达了皖南的新四军军部。这次的任务对他至关重要,他不仅带来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还肩负着传达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核心任务是要求新四军按照党中央的决策向东挺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陈毅指挥的苏北指挥部在茅山安顿下来后,立即着手展开东进部署工作。他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新四军的老六团团长叶飞。叶飞接到指令后,带领约500名士兵前往武进地区,与另一支东进队伍汇合。两支队伍合并后,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简称“江抗”,并成立了中共东路工作委员会,由叶飞担任书记。
从那时起,江抗展开了一系列的东进作战。在叶飞的指挥下,江抗军队屡次击败日伪军,连战连捷。敌人一提到江抗就心生恐惧,老百姓得知江抗到来后纷纷报名参军。江抗从成立至8月,仅仅三个月时间,部队人数便从不足千人增至5000人,实力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叶飞等人非常清楚自己部队在人员和装备上的劣势,因此他们并不与敌人硬拼,而是充分利用夜战和游击战的优势。部队时而分散,时而集中,以敌不知我不觉的方式,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给予致命一击。凭借巧妙的偷袭战术,部队有效地减少了伤亡,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和武器。特别是老六团,由于一直是东进的主力,打了许多艰苦而又胜利的战斗,缴获的武器和弹药也不断增加。
一天,陈毅亲自视察江抗部队。叶飞特意组织了江抗主力部队在武进集结,迎接陈毅的到来。当陈毅看到整齐划一的队伍,心中不禁感到喜悦。特别是当他看到每位江抗官兵手中都持有一支步枪,干部们每人还佩戴着手枪时,陈毅不禁惊讶。
晚上,陈毅召见了叶飞,并对江抗的东进作战给予了高度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创造更大的战果。叶飞和江抗的领导们当即表态,表示一定不负期望,继续在苏北指挥部的指导下,争取更多胜利,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陈毅谈完工作后,点上了一根烟,和叶飞等人开始闲聊。他谈到新四军各部队的发展,尤其是苏北部队的状况,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现在苏北部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敌人增兵封锁我们的根据地,形势越来越严峻。”陈毅说道。他还特别强调,江抗的成功离不开苏北其他部队的支持和牵制,他提醒叶飞,苏北的各支队伍是一个整体,彼此的互助和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此时,陈毅抬头看了看叶飞,若有所思地问:“我听说你们部队非常富裕,但其他部队却很困难,情况不容乐观啊!”叶飞听后,立刻站了起来,坚定地答道:“老总,我明白了,明天请看我的行动!”第二天,江抗部队便将50挺机关枪和数万发子弹送到了陈毅手中。
看到这些物资后,陈毅紧握叶飞的手,深情地说:“你们江抗为苏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武器足以让苏北成立两个机枪连了。”第二天早上,叶飞亲自列队送陈毅回指挥部。部队整齐划一,气势磅礴,陈毅这时才注意到,即便是支援指挥部的50挺机关枪,叶飞的每个班也配备了机枪,每个营至少有两挺重机枪。
陈毅微笑着转向叶飞,说道:“叶飞,你小子有些小气了。你们有这么多机枪,怎么只给我50挺?”叶飞笑着回答:“老总,实话告诉您,这些机枪可是打胜仗的利器。您放心,我再调出150挺给您,行不行,老总?”陈毅听后,欣喜地大喊:“你小子真爽快,成交!”最终,江抗为苏北指挥部及各部队提供了200挺机关枪,为苏北的抗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