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红31师的师长吴光浩在前往河南商城的途中不幸遭遇敌军伏击,英勇牺牲。这一打击对全师官兵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大家感到失落与痛心,因为吴光浩的牺牲让整个31师失去了指挥核心。党中央决定暂时不公布吴光浩牺牲的消息,并决定派遣徐向前前往担任副师长,实际上负责全师的军事指挥工作。
这一天,徐向前正式抵达红31师,师党代表戴克敏在会上介绍了他。徐向前上台后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讲话,但现场的反响却远不如预期热烈。首先,由于徐向前浓重的山西口音,很多士兵对他的讲话内容几乎没有听懂;其次,徐向前的外貌显得异常消瘦,脸色苍白,一双小眼睛看起来疲惫不堪,大家忍不住心生疑虑:这样一个看起来瘦弱的人,能带领我们打胜仗吗?其中,31师一大队的党代表王树声对此尤为质疑。
王树声在师里已有一定的声望,凭借自己在战斗中的勇猛表现,已经成为了31师的重要指挥员之一。他与其他一些同志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大家普遍认为,徐向前的外形和状态与他们心目中英勇的指挥员形象相去甚远,令人产生不小的疑虑。
几天后,红31师便陷入了险境。军阀罗霖和李克邦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调集了重兵从南北两路对红31师进行围剿。罗霖负责南线,李克邦负责北线。局势变得十分紧张。
那一天,徐向前和王树声带领一大队展开行动,在途中与敌军遭遇,双方很快交火。敌人兵力远远超过我方,且拥有重型武器,短短时间内,我方一大队便开始败退,王树声焦急万分,试图稳定士气,但没能阻止部队的撤退。败退之后,王树声红着脸来到徐向前面前,向他道歉,表示自己没有带好部队。然而,徐向前却大度地回应:“我们的部队缺乏经验,又面对兵力强大的敌人,打几个胜仗,大家自然就有信心了。”
然而,想要轻易获胜并非易事。王树声心里清楚,自己的队伍仅有不到70人,且枪械装备极为简陋,20支枪怎么能与敌人抗衡呢?他和徐向前交流了些心里的苦水。徐向前听后,微微一笑,安慰道:“李克邦的部队其实并不强大,主要是民团改编的,士气不高。我们可以先打他们,找个较弱的目标来赢得一场胜利,提振大家的士气。”
王树声当时并未完全明白徐向前的意思,只是默默听着。两天后,徐向前突然找到了王树声,告诉他准备战斗。徐向前亲自带领一大队,趁着夜色奔袭白沙关。侦察员告知,白沙关的敌人只有两个排和一个营部,兵力并不强大,趁今晚行动必定能够获胜。
在徐向前的指挥下,王树声带领部队成功发动了夜袭,最终全歼敌人,缴获了25条枪和3000多发子弹,还有几箱手榴弹。部队士气大振,大家对徐向前的指挥能力深感佩服,纷纷称赞他指挥得当,堪称神机妙算。此时,有人提议趁胜追击,直接攻占白沙关,彻底摧毁李克邦的指挥部。但徐向前却拒绝了这一建议,他深知白沙关守敌已经做好了防备,当前兵力远远不足,贸然进攻只会自取灭亡。于是,他决定立即撤退,确保部队的安全。
从那以后,徐向前指挥31师的战术开始发生转变。他不再盯着北线的李克邦,而是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专注于南线的罗霖。他指挥部队不断袭扰罗霖,使罗霖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北线的李克邦则认为徐向前一直在与南线作战,便放松了警惕,开始忽略防守,专心搜集战报。
不久后,徐向前找来王树声等指挥员,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计划:“这些天我一直对南线的罗霖进行袭扰,目的就是让李克邦放松警惕,现在我们侦查到李克邦的防线松懈,可以发动反攻了。”于是,徐向前命令全体官兵全副武装,再次长途奔袭白沙关,攻占李克邦的指挥部。
正如徐向前预料的那样,李克邦的防线毫无准备,敌军在突袭下迅速崩溃,李克邦本人也在夜色中带着少数人逃脱,剩余的敌军则被我方歼灭或俘虏。这一战,李克邦的主力几乎全军覆没,他只能向徐向前求和。罗霖听闻后,也同样选择联系徐向前求和。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南北夹击红31师的计划彻底失败。
这一战,王树声深深被徐向前的指挥才能折服。当晚,他主动来到徐向前面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师长,今晚我来拜师,心服口服,以后我必定跟随你!”自此,王树声决心向徐向前学习军事战术,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并最终成为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与徐向前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