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在我党领导下正式爆发,起义的核心人物包括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等众多革命先驱。起义的指挥官之一贺龙,担任了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并兼任起义军第20军军长。第20军是起义的主力部队,也是贺老总亲自带领和培养的部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还有叶挺将军,他担任前敌总指挥,并领导了第十一军。叶挺的领导和决策也为起义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此外,还有一个第九军,军长韦杵原本计划参与起义,但由于特殊情况未能及时到场。然而,第九军在朱德副军长的指挥下,依旧参与了这次举世闻名的革命事件。
在参与起义的三位军长中,贺龙凭借其在革命中的出色表现,最终见证了革命胜利,并于1955年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而叶挺将军的军旅生涯则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抗日战争时期他无党派身份担任新四军军长,但在皖南事变后被蒋介石囚禁,直到抗战胜利才获得释放。返回延安的途中,他不幸遭遇了黑茶山空难。
至于第九军的韦杵,由于错过了南昌起义,他的命运随之发生了转变。为了躲避蒋介石的追捕,韦杵在朋友金汉鼎的帮助下,以赵善成的化名从上海回到贵州安龙。在抗战爆发后,韦杵投入到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抗战胜利后,他选择退居二线,投身教育事业,最终于1951年在昆明去世。
从这三位军长的命运来看,只有贺龙见证了革命的胜利,并成为了开国元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义中,只有第十一军的党代表荣臻同志也获得了这一荣耀。他作为一位革命战争年代中,军政皆能的杰出将领,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胜利。
荣臻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担任红一军团的政委,负责开路先锋的工作。在八年抗战中,他成功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荣臻是华北地区解放的主要指挥官,他与其他兄弟部队共同消灭了傅作义的军事集团,取得了平津战役的胜利,成功解放了华北。凭借这些赫赫战功,荣臻同志在1955年成为新中国的元帅之一,人称“聂帅”。
那么,南昌起义中另外两位军的党代表是谁呢?起义军第九军的党代表是朱克靖,他来自湖南醴陵,曾在北京大学求学,之后加入了我党。从朱克靖的教育背景来看,他无疑是起义军中的大知识分子,因此担任第九军党代表可谓非常合适。大革命失败后,朱克靖一度与组织失联,但他始终没有动摇信仰,秘密寻求加入革命队伍。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再次开启,朱克靖作为43岁的新四军政治部顾问兼直属战地服务团团长加入了抗日战争。
抗日胜利后,朱克靖负责山东野战军的联络工作,并参与了郝鹏举部的统战工作。然而,郝鹏举背叛了革命,拘捕了朱克靖,并向蒋介石请功。最终,朱克靖于1947年10月在南京郊外英勇就义,时年52岁。
第20军的党代表廖乾五,来自陕西安康平利县八仙镇龙门,他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政工工作者之一。1928年,廖乾五受组织派遣前往北平从事兵运工作,但他刚下火车便遭遇敌特的监视,无法开展工作。随后他转赴湖南长沙,继续开展兵运工作,但还是未能逃脱敌特的追捕。在长沙郊外,廖乾五被敌特杀害,年仅44岁。
这些党代表们各自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无一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