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2004年2月8日拍摄昆明黑龙潭的这座宏伟遗迹时,心中不禁生出疑问: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建筑呢?真是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直到2023年春天,我再一次来到黑龙潭,目的是为了拍摄梅花,这才勾起了我对那座建筑的回忆。我特意绕道而行,想要详细了解一下它。现在已于2015年竖立碑文,揭示了这座遗迹的真实身份——李光炳夫妇的墓地。再仔细斟酌,李光炳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他还是云南著名政治家龙云的岳父,而龙云本身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不凡的地位。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有着云南昭通籍贯的背景,曾是云南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1914年,他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的第四期步兵科,随后担任著名都督唐继尧的侍从副官。1922年,龙云被唐委任为第五军军长,1927年他发动政变,迫使唐下台,从此掌握了云南的军政大权,直到1945年,他在云南的统治长达18年之久。他也因此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并担任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
在抗日战争时期,龙云表现得尤为英勇。在短短28天内,他将自己所辖的四万余人部队重组为第六军,交由军长卢汉指挥。在1937年9月9日,他在昆明的巫家坝举行誓师,准备奔赴抗日的前线。当时,日本侵略者封锁了中国沿海的港口,切断了援助的物资。面对这种困境,龙云建议国民党中央政府:“国际交通应早作准备,立即同时着手修筑滇缅铁路、滇缅公路和机场的建设,直达印度洋。”
1940年11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正式指令龙云,让他在一年内完成滇缅公路的修建。这条从昆明通往畹町的公路全长968.4公里,动用了超过20万名民工日以继夜的抢修,最终在短短9个月内,于1938年8月底完工。1938年春,龙云再次重组滇军,派师长孙渡所率领的第58军奔赴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坚决抵抗敌军。
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布了题为《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相继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多个重要职务。1962年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龙云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我对龙云的深刻印象是:在红军长征过大渡河的时候,蒋介石正好在昆明指挥作战,而龙云则在蒋的卧室中摆放了一本有关石达开过大渡河经历的书籍。蒋介石看到后,想要将红军打造成第二个石达开,但最终未能如愿!
作为云南著名的历史人物,龙云的经历与贡献使得昆明黑龙潭这座宏伟的遗迹更具意义,也因此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