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三国中对于人物的描述刻画的都非常形象。猛然看三国,好像对于诸葛亮、曹操、刘备等的描写过于频繁,虽然三国争霸,是刘备、曹操和孙权,但是东吴这段的描写,对于鲁肃、周瑜等人是较为突出的。
仔细研习三国后,你会发现,其实三国中的大人物、大枭雄不只是曹操,孙权的谋略和才能并不亚于曹操之下。
首先,孙权是极富有能力的。
他的履历非常好看,9岁的时候父亲阵亡,一个九岁的孩子单枪匹马到刘表出讨要父亲的尸首。刘表见江东的一个孩子都有如此胆略,不敢怠慢,急忙将孙权父亲的尸身派人送回江东。
他父亲去世后,孙策见这个弟弟可以在旁边出谋划策,不容小觑,便给他一个县治理,那一年孙权15岁。
26岁时,孙策遇刺,只能将江东托付给这个没有担当过大任的弟弟,便与世长辞。从此,便开始了孙权对江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孙权是非常能忍的。
哥哥临死前,留下“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遗言,孙权非常清楚,周瑜在三军中的分量,虽然周瑜时时不将这个主公放在眼里,做出一些傲慢的行为,孙权也处处忍让,直到周瑜、鲁肃、吕蒙去世,孙权真正夺回东吴的兵权。
孙权是非常睿智的。
至少比起桃园三结义的那三个兄弟来说,孙权更加睿智,头脑也更加清醒。他深知,曹操在北方实力巨大,只有孙刘联盟才能不惧曹操,他以这个为信条,部署东吴的军事。
在夺取荆州之前,孙权请人和亲,请关羽将自己的女儿嫁与自己的儿子,关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将孙权回绝。夺取荆州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夺取荆州后,孙权深知不能与蜀国为敌,他命吕蒙对关羽“只追不杀”,但吕蒙求胜心切,不听军令最终还是将关羽杀害,这也为后期的蜀吴反目埋下伏笔。孙权知道后,毅然将吕蒙赐死。刘备的手下杀死张飞投奔孙权后,孙权不仅没有收下,反而将两人绑回了蜀国。
如果说,三国中除了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外,最清楚大局的就可谓是孙权了。无论是内治吴国还是外对强敌,他对整个局势有非常清晰的掌握,可谓是隐藏最深的乱世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