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打算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真的是因为不喜欢刘盈?
创始人
2025-09-05 17:04:49
0

西汉初年,刘邦坐稳天子宝座以后,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打算废掉当时的太子刘盈,改而册立刘如意为新的太子。《史记》认为,刘邦产生更换太子的想法是因为太子刘盈的性格和他不像,所以刘邦才打算更换太子。

当然,多数历史爱好者都会想到:刘邦似乎不喜欢仁懦的刘盈。

那么,刘盈如果不是仁懦性格,刘邦是不是就取消换太子的想法?

答案是否定的。

1、经不起推敲

其实雄主的接班者仁懦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频次很高。

比如还是西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就嫌弃太子刘据仁懦;元朝忽必烈的太子真金是儒家信徒,真金太子也被后世视为仁懦。

其实仁懦未必是坏事,也和能否顺利接收皇位关系不大。对于皇帝来说,废立太子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打算废掉刘盈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前文说过,刘邦嫌弃刘盈不像他,而觉得赵王刘如意像他,所以打算册立刘如意为太子;

第二,刘邦中意刘如意的生母戚氏,戚氏也不断动员刘邦改而册立刘如意为太子——当然戚氏的盘算是如果刘如意做了太子,那自己距离做皇后也不远了。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台前的说辞,并不是真相。

其实小编读历史的时候,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那就是时间线是不骗人的。

刘邦和戚氏产生交集的时候,是在楚汉相争期间,而刘邦去世的时候,刘如意的年纪满打满算也就10岁上下。并且,刘邦打算废掉刘盈的时间是在这之前。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作为一个能从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的豪杰,会轻率判断:认为还是小孩子的刘如意,长大后肯定比刘盈适合做皇帝?

虽然很多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这个规律之外,还存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编童年时候的很多“聪明人”玩伴,其实都被自己的小聪明束缚,感觉这辈子也不会有啥发展了。

所以,认为刘如意比刘盈适合做太子、做皇帝,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

再说第二条:认为妃嫔能够依靠美色劝说皇帝改立太子的,其实是戏文中的逻辑,但并非真正的现实——用我习惯用的话术来形容:这是文学,而非历史。

2、刘邦的盘算

其实刘邦考虑废掉刘盈的盘算应该是这样的:刘盈的生母吕氏,在秦末战争中,为刘邦集团立下了赫赫战功。西汉统治确立以后,吕家人在朝廷里也有了话语权。

因此刘邦很容易做出了一个很正确的判断:那就是等他死了以后,继承皇位的刘盈确实无法驾驭吕氏集团——因为吕氏集团的首脑吕氏,会钳制住仁懦的刘盈。

刘邦不希望这一幕发生。所以才要考虑清除这个隐患。但是,刘邦毕竟不能公开表示:老子忌惮吕家人,所以要卸磨杀驴了。

所以刘邦才制造出自己喜欢戚氏母子,希望戚氏母子上位的宣传,来为自己清洗吕家势力制造声势。

而刘邦的目的也被吕氏洞察。

吕氏也很清楚,如果自己失势,吕家人肯定难以善终。所以这是涉及整个家族生死存亡的事情。于是吕氏挟持张良,希望张良能给自己提供化解危机的办法。

在张良的操办下,刘邦对情况产生了误判:那就是商山四皓都愿意辅佐刘盈,说明刘盈已经有了很强的基本盘,而这时候废掉刘盈,很可能给刚刚成立的汉王朝引发动摇国本的动荡。

所以刘邦只好打消废掉刘盈的想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既有如大一统的王朝,延续了二百余年,又不乏在动荡年代中短暂割据的政权。而今天...
时间管理书籍推荐,成就高效人生 很多人一到年底就开始后悔:怎么感觉时间都溜走了,却没做成几件真正重要的事?朋友圈里有人一年读完了几十...
原创 看... 许石林教授提出恢复“民跪官制”的建议,这个言论令人不禁思考:他是在讽刺现状,还是出于某种真情流露,感...
清代雍正瓷器赏析 清代雍正御制花鸟纹天球瓶是雍正时期瓷器中的精品,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雍正...
原创 1... 这张珍贵且罕见的老照片拍摄于1962年,地点是南京,展示了四位身穿中山装的卓越将领。照片中的人物皆是...
原创 晚... 东风夜放花千树,旧梦深处是清末 若你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别以为你能凭借几句“朕即天命”的古风...
詹建俊 油画欣赏 詹建俊(1931年1月12日-2023年1月11日),男,满族,辽宁省盖县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
原创 如... 事实上,如果卧牛山下关羽和赵云没有任何熟识,如果两人真打起来,结果可能会出乎意料!这个情况的背后,是...
原创 唐... 1911年12月1日,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宣布脱离清朝统治,并向俄国沙皇提出请求,...
深圳首个海滨文化艺术区打造多元... 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打造多轮主题活动,激发城市滨海消费活力。通讯员 供图 中新网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