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横扫六国,中国正式走向大一统,从此,中国虽有改朝换代,但最终都是统一格局。相比于中国的大一统格局,欧洲就很难做到了。476年9月4日,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迫退位后,欧洲正式进入日耳曼诸国时期,自此之后,欧洲再无帝国大一统了。
那么,为何中国就很容易大一统,而欧洲不行呢?
其一,文化之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其中就包括“同书文字”。中国虽然方言复杂,但因为文字相同,所以即便是王朝更替,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依旧没有断绝。
而西罗马帝国之后的欧洲,不仅言语异声,文字也各不相同,这样的结果就是各地的文化日渐隔阂,各自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没有统一的文化认同。即便后来基督教想要通过宗教让欧洲统一,但依旧失败了。
其二,制度之功。
如果文化是导致中国大一统的核心,那么中国集权的行政制度,就是推动大一统的建设者。昔日周天子分封诸侯,导致末期天子失权,诸侯混战百年,秦朝初建,便废弃分封制,建立集权的郡县制度。
通过集权于皇帝,使得人民、土地与地方统治者的原有关系被彻底切割,人民不需要效忠地方官员,直接效忠皇帝。地方统治者也不再是权力的唯一者,而是皇家的官员,他们的职责是帮忙皇帝管理地方。因此,天下皆集权于皇帝,即便是发生动荡和朝代更替,也只是换了个皇帝。
反观欧洲,一直是分封制度,各地方领主割据一方,霸主地位轮流来做,要想统一只能是空谈。
挥墨历史君: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挥墨历史,更多原创深度好文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