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200多年的时间,明朝有四大宦官,清朝为何就出了一个李莲英?
创始人
2025-09-03 18:32:32
0

明朝与清朝的宦官之所以差距如此之大,不在于个人因素,而在于明清两朝的政治结构完全不同。

而且题主举的例子也不太恰当,并非是明朝有四大宦官而清朝只有一个李莲英。而是明朝有四大宦官而清朝却一个都没有!李莲英虽然知名度很高,但若说起他的权力,则实在不值一提。李莲英是个本分的人,对待朝政从不多嘴,从始至终恪守一个奴才的本分,这也是他能够长保富贵的重要原因。相比于李莲英,明朝的魏忠贤、刘瑾、王振、汪直等等太监们,个顶个的都是干涉朝政的权宦,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明朝的太监之所以权力大,原因很简单——皇帝需要他们来分享权力。

明朝的宦官系统共分为二十四个部门,管理诸多事项。其中最重要的是司礼监,洗(音xian)马监。洗马监的职责是掌管兵符,可见其重要性。而司礼监更厉害,司礼监最重要的作用是——替皇帝批准奏疏。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以后,宰相就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可是朱元璋本人是超级劳模,多少政务都干的完。接班的皇帝可没有这么厉害,于是得找人辅佐政务,也就是内阁大学士。

可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是有宰相之职,无宰相之权。内阁可以对政务提出意见,制订政策,却无权执行。想要执行,必须得经过一个部门的批准,这个部门就是司礼监。

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下,内阁是没有决定权的,内阁只有建议权,这个内阁建议叫做“票拟”,而司礼监批准票拟的过程叫做“批红”。司礼监只服务于皇帝。皇帝批准了,司礼监的太监们就打上勾批红,皇帝不同意,就把票拟打回内阁重拟。

碰上个勤政的皇帝(或者看的紧的皇帝),如弘治帝,嘉靖帝等等,这些太监们也不过就是个打勾机器而已。可是明朝偏偏有些皇帝特别懒,奏疏一眼都懒得看,比如正德帝,天启帝等等,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权宦了,明朝权力最大的两个宦官刘瑾、魏忠贤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而清朝则完全不同。

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根本不给宦官任何涉政的机会,从根源上避免这种事情。

而清朝的皇帝都经过系统的皇家教育,从未有过像明朝那样的怠政皇帝,可以说个个励精图治(客观事实,清朝皇帝普遍勤政)。最重要的是,清朝皇帝不需要依靠宦官来制约文官集团,清朝有八旗贵族组成的忠诚的贵族集团来在政权中为皇帝冲锋陷阵,直到清朝灭亡,八旗贵胄都是清朝政权中最核心的力量,连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重臣们也不得不走满洲贵族的门路。

其实清朝的政治制度,几乎是克服了封建社会的一切弊病的。可是他偏偏遇上了历朝历代都没遇见过的资产阶级革命,所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谁也躲不过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我国古代也有着许多民族,他们和汉族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有的民族延续...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和强悍其实并不难,因为在古代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强悍民族和强...
原创 吕... 东汉末年自黄巾军起义后,由于中央朝廷无力剿灭,于是各处地方纷纷聚兵,一时之间诸侯并起,成为了为后人所...
原创 原...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从不缺乏英雄的踪迹。每个朝代都会闪耀出那么几个传奇般的人物,一生征战无数,有着赫...
原创 扶... 一统六国的秦始皇,在自己的晚年想要长生不老,派徐福去找长生不老药,但是没有等徐福回来,自己就一命呼呼...
原创 原... 凭什么说秦国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必然呢?有人说秦国有商鞅变法,尽管商鞅本人后来被处决了,但是秦国并没有因...
原创 宋... 引言 宋朝时期,提点刑狱公事的任职迁转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至道三年,宋太宗建...
原创 因... 因一双筷子,失去了辅佐太子的机会,古代言行举止真那么重要吗?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除了要有一个明智的君...
原创 原... 唐高祖跟他的妻子窦氏非常恩爱,这位妻子一共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可惜这第三个儿子没什么福气,很早就死了,...
原创 同... 引言 提到黑人奴隶贸易,人们通常首先联想到的是欧洲殖民列强,想到的是暴力、无情和罪恶等字眼。白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