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直入
邯
郸
1
典源
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2
释义
“长驱直入”原指长距离不停顿地快速行进,后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现在该成语多在战争、竞争或某种行动进展迅速且顺利的语境中使用。
3
故事
公元219年,曹操为夺取战略要地荆州,与刘备在这一带展开激战。刘备的大将关羽用重兵围住了襄阳,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阳毗邻的樊城,处境相当困难。七月,曹操派虎威将军于禁率军增援曹仁,不久樊城连降大雨,汉水泛滥,关羽乘机引水淹曹军,于禁全军覆没被迫投降。
之后曹操又派大将徐晃率军去樊城解围。徐晃老谋深算,暂不将部队直接开到樊城,而是在稍远之处驻扎下来,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与曹仁取得联系。当时刘备一部分军队驻在离樊城不太远的偃城,徐晃带领一些军队来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断偃城军队的退路,驻军中计匆匆撤离,徐晃轻而易举取得了这座城池。
接着曹操组织的十二路兵马赶到,徐晃和这些兵马会合,打算和曹仁内外夹击关羽。关羽在围头和四冢两处驻有军队,徐晃表面上装出要进攻围头的样子,实际上亲率大军进攻四冢。等关羽发现徐晃主攻方向时为时已晚,匆匆赶到四冢的五千兵马很快被徐晃击败。随后徐晃率领部下冲进了关羽对曹仁的包围圈,关羽的将士不敌败走,襄阳、樊城终于解围。
徐晃的捷报传到曹操那里,曹操立即写了慰劳令,派人送到前方。令中写道:“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你那样长距离不停顿地策马快跑,一直往前,冲入敌人的包围圈中。”
来源:磁县图书馆
编辑:王志强 朱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