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即将灭亡的时候,为什么杨家将没有站出来力挽狂澜?
创始人
2025-09-03 16:04:01
0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没有那个能力,北宋灭亡之际杨家早已不复昔日的荣光,连自身的荣华富贵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救国了。

一直以来北宋杨家将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关杨家将的影视、小说、戏剧不胜枚举,例如血战金沙滩、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在这些文学影视作品的渲染下佘太君、杨继业、杨延昭、穆桂英等人的英雄形象深深印刻在世人心中。

不过文学影视作品毕竟是为了服务大众,难免存在某些虚构的成分,正史中的杨家将固然神勇,却仅仅只是威风了三代,杨宗保、穆桂英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物。

所以北宋末年,杨家将销声匿迹,没能站出来救亡图存。

杨家第一代战力——杨业

北宋杨家的荣光,最早出自杨业之手。杨业,并州太原人,祖上为后汉功勋,父亲杨信曾任后汉麟州刺史之位。

刘崇建推翻后汉建立北汉政权后,杨业便追随他为其奔走效力,刘崇建看到杨业才能出众,于是将他收为养孙,并赐名刘继业,小说中杨继业的原型就是他。

再到后来,北汉被推翻,杨业又转投赵匡胤,同时恢复原本的姓氏。宋太宗赵匡胤即位后,杨业因战功卓绝被册封为郑州刺史,拜左领军大将军。

公元980年,辽国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为了阻碍他们,杨业亲率数千骑兵抄小路突袭辽军的后翼,不但擒获了辽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还顺带击杀了辽国驸马萧咄李。

除此之外,杨业与与正面战场的潘美两面夹击辽军,使其腹背受敌,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灰溜溜地逃跑。

这场战役成为杨业的成名之战,他在契丹人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甚至于辽军一看到杨业的旌旗便会不战而退。

不仅如此,就连宋太宗赵光义也对杨业极度的信任,朝中一些将士嫉妒杨业功勋太大,便联合起来上奏赵光义诽谤杨业,而赵光义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将这些充满污蔑味道的奏章全部交给杨业自行处理,可见当时杨业有多么受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杨业最终还是倒在了小人的谗言之下。

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踌躇满志,决定出兵攻打辽国,收复沦陷多时的燕云十六州。这次北伐,主将人仍然是杨业与潘美,不过多了个监军王冼,而就是这个人害杨业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北伐一开始就非常不顺利,潘美率军在蔚州战败,大将曹彬的部队也败于歧沟,这使得杨业不得不直面辽军的骑兵部队,形势对他来说很不利。

要知道契丹人自幼出生在大草原上,此处盛产良马,辽军在骑兵配置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再加上主场优势,如果杨业贸然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很可能会吃大亏。为了保全实力,杨业主张暂避辽军的锋芒,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一句发力。

这本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然而监军王冼目观短浅,全盘否定了杨业的主张。在他看来,杨业的做法往小的方面说是临阵脱逃,往大的方面说就是通敌,帮助辽军长驱直入大宋的领土。

王冼的一番话彻底戳中杨业的痛处。要知道杨业身为降将出生并不光彩,所以每次打战时他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目的就是向赵光义表明自己的忠心。

本来杨业通过赫赫战功已经成功将这段黑历史掩盖过去,可如今王冼又重新揭开他的伤疤,这对于杨业来说无疑是迎头痛击。

为了迫切证明自己的忠心,杨业做出了一个非常冲动的决定:率先在附近的陈家口设伏,然后以自身为诱饵引辽军前来,最后一举歼灭对方。

可等到杨业成功将辽军引诱到陈家口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援军的身影也没有看到,至于到底是军队内意见不统一还是有人蓄意谋害杨业我们就不得而知。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杨业一点胜算也没有,他所带领的部队全军覆没,儿子杨延玉战死沙场,自己也成了敌军的俘虏。为了彰显自己的忠心,杨业拒绝投降,最后绝食三天壮烈牺牲。

杨家第二代战力——杨延昭

杨业死后,扛起杨家大旗的人是他的儿子杨延昭。

当时宋朝发动北上伐辽战争时,杨延昭也追随着父亲杨业的脚步一同前往,在攻打朔州之时他还曾被冷箭射穿了手臂,不过由于勇猛过人倒是成功活了下来。

杨业战死沙场后,宋太宗赵光义为了表示追念将杨延昭从供奉官提拔至崇仪使,担任保州都巡检使,负责河北一带的治安。

或许了继承了杨业的遗志,杨延昭一生几乎都在戍守在边疆,并且因为战功赫赫多次升迁,最高曾担任高阳关副都部署。

公元1014年,杨延昭卒于任上,享年五十七岁。

杨家第三代战力——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骨骼惊奇,自幼便习得一身好本领,他后来能够出人头地离不开大诗人范仲淹的提携。

范仲淹曾被调任陕西担任地方官,在任期间他结实了杨文广,经过多发相处范仲淹发现,杨文广年纪虽小却颇有才干,心生爱才之心的他决定将杨文广带在身边。

公元1052年,在范仲淹的举荐下,杨文广跟随狄青讨伐侬智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1068年,北宋朝廷命杨文广在陕西南部修筑城堡,以防止西夏党项人入侵并且保护秦州西北边境的居民。

考虑到之前的领导人每次修建城堡,党项人都会派人前来捣乱,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杨文广决定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故意吐露风声称将在某地修筑城堡,引诱党项人前来捣乱。

党项人不知是计,果然打算出动大军前来破坏施工进度,于是杨文广命人在他们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等到敌军前来一举发动突袭。

最后党项人元气大伤,连滚带爬地逃跑了,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公元1074年,辽国狮子大开口向北宋朝廷索要河东的领土,得知消息后杨文广连忙上奏中央朝廷应对辽国的策略,只是可惜奏章还没送到汴京,杨文广就先一步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三代陨,荣光灭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他们是杨家三代的英雄人物,共同塑造了北宋杨家的辉煌,只是可惜他们以后杨家再也没有出现杰出之人,杨家后人也因为战功不足,只能陆续搬离象征着杨家荣耀的天波府。

当然,受祖辈影响,杨家许多后人还是走上了军旅生涯,只不过他们的官职都不大,通常只有一部分人担任下家军官,杨家的荣光随着那三代人的陨落在一点点熄灭。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北宋杨家仅仅只风光了三代人,杨文广死后杨家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宋徽宗初年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家族,所以在北宋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他们没能站出来力挽狂澜,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这个能力。

诸位读者,对此你们怎么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1957年7月,南京军事学院的战役系迎来了52位学员的毕业典礼。大学日后的安排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大...
原创 夷... 三国三大战役里,夷陵之战堪称蜀汉的 “滑铁卢”。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伐吴,结果被陆逊一把火杀得...
原创 他... 197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武汉军区的领导力量,军区内设定了四位政委,分别是王平、吴烈、刘建勋与赵辛初...
原创 他... 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饱受瞩目的将领,他凭借卓越的智谋和非凡的勇气在沙场上奋勇争战,创造了无数辉...
原创 刘... 导语: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吴、魏、蜀三个强国各自占据一方,相互间的明争暗斗不断上演。这不仅是一个...
坚果与骨指:古罗马的玩具与游戏 2025 年 5 月 8 日 罗马儿童玩球游戏的马赛克浮雕(公元 2 世纪):最右侧的女孩正在将...
原创 或... 考古学家拂去秦俑灰尘时,一个被埋没两千年真相渐渐显露。那些“陪葬品”陶俑,可能不是为死人所准备——新...
原创 他... 解放战争时期,王兆相将军的职务经历了频繁的变动,他曾主动离开主力师,选择去地方工作。随着二线兵团的成...
《川渝两地振兴巴渠河川剧艺术共... 9月9日,川渝两地《四川省(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一周年工作座谈会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相关单位...
原创 在... 刘禅,刘备的儿子,常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后人对他的评价各有不同,有人认为他是大智若愚,实际上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