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拿破仑和希特勒进攻俄国为何都失败了?俄国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
创始人
2025-09-03 15:32:32
0

1812年6月24日深夜,法国皇帝拿破仑突然命令60万余人大规模进攻俄国,无独有偶,131年后的希特勒命令550万军队再次进攻俄罗斯,战争开始法军和德军同样都是势如破竹,攻入俄国腹地,俄国不断丢城失地,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兵败莫斯科。

那么究竟为何两人都以同样的结局收场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两人失败有着许多共同点,总结下来您不妨看看。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中国古代军事家早已总结出打仗的本质就是打钱粮,因而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说法,粮草对于军队来说有多么重要,同样拿破仑和希特勒进攻俄国时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后勤物资供应困难。占线太长。

无论那时的俄国还是后来的前苏联国土面积太大了,最大时候有2200万平方米,后勤补给不能及时补上去,德军后勤由于秋季雨季道路泥泞,导致油料等战略物资无法运达,只好把坦克装甲车丢掉,法军进攻的时候由于弹药没有及时送上去,导致被动挨打的局面。尽管德军的闪电战很厉害,但是到了俄国就失灵了。

二,寒冷导致无论德军还是法军兵败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选择在夏季进攻俄国的,说明他们在进攻之前已经预料到冬季严寒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他们打算依靠强大的陆军快速解决战斗,尤其是德军善于使用闪电战,但是当他们打到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忘记了莫斯科地处严寒地带,而德军和法军都是来自温带地区,他们根本受不了那里的气候。

有一部电影说德军一个士兵在进攻时候连枪都端不起来,零下40°-50°,有的枪栓根本就拉不来了。而且德军由于后勤的问题,很多德军士兵连最基本的保暖都不能保证。

光非战斗减员就有25万之多。其中冻死不知道有多少,德军和法军受不了那个气候,相反的是俄国人作为当地人不仅能适应那里的气候而且取暖及棉衣都能随时供应。形势此消彼长,最终侵略者被严寒和俄国人打败。

三,拿破仑和希特勒后防不稳

拿破仑和希特勒进攻俄国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在打败英国的情况下选择进攻俄国,尽管拿破仑以大陆封锁政策对抗英国,希特勒以大西洋堡垒防止英国偷袭。

但是毕竟英国可以和俄国人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所以德军和法军都不能完全放开手脚进攻俄国,以避免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所以德军和法军都急于寻找俄国人决战。

而俄国人总是避免和无论德军还是法军决战,而是拖,用主席的话说,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待侵略者到了强弩之末时,蓄势待发的俄国人突然进攻。

四,俄国人不愧是战斗民族

面对侵略者,俄国人表现出极强反抗意志,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甚至在德军大兵压境时,莫斯科依然在举行大阅兵。苏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坚壁清野,顽强战斗,最终打败了德军的侵略。

而法军进攻莫斯科的时候,由于法军占领大量的俄国领土,需要大量兵力守护,能用于进攻的军队越来越少,此时法军已经失去数量上的优势,俄国人在库图佐夫率领下,依然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

后来在库图佐夫劝说下,俄国人把莫斯科让给了法军,其实这个时候莫斯科已经是空城一座了,库图佐夫同样采取”拖字决“,直至严冬的到来,法军一现颓废之势,库图佐夫率领军队乘势打败了法军。

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他们进攻俄国,都犯了中国古人所说忌讳,那就是必须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而实际上他们都没有一个,难怪有人说:”莫斯科是战争的禁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有人急了:马杜罗炫华为手机,美...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剑拔弩张,委美两国军事力量相互对峙。而就在此时,除了军...
原创 1... 在清朝灭亡前的几年,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群白人,他们与清政府毫无恩怨,甚至素未谋面,但却立下决心...
原创 蒋... “人穷不过三代,人富不过三代”这一说法是否成立呢?今天,我们从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蒋介石身上来探讨...
原创 7... 1976年,毛主席在身体逐渐衰弱的情况下,写下了自己最后的申请:希望能够乘坐飞机回到自己的故乡——韶...
原创 春... 2004年8月,陕西韩城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带村,村民们一到晚上就能听到沉闷的爆响声。 几天后,梁带村的...
培育钻石怎么选?河南柘光钻石技... 传统天然钻石的形成需要数亿年时间,且开采过程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影响。而如今,无需开采土地、无需漫长等...
原创 宁... 《大银川传奇》 小城有大故事,愿为您倾诉。 让我们一同感叹往昔岁月,风云变幻,时光如梭。 银川新城...
日本承认重大误判,没想到朝方领... 在这个时代,大国之间的较量愈演愈烈,而“9.3阅兵”不仅是中国军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历史、战略...
原创 什... 许多人可能见过六根手指的人,或是听说过连体婴,但你知道什么是“双瞳孔”吗?顾名思义,双瞳孔指的是一个...
原创 贪... 在大众的视野里,似乎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官员因贪腐落马的消息,从位高权重的高官,到基层岗位的小官,贪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