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搞垮强盛的苏联?美国使用一个“温和”手段,令苏联走向解体
创始人
2025-09-03 11:32:40
0

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最终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告终。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外交等因素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中不可低估的是意识形态的瓦解。苏联意识形态的瓦解,起源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文化输出。在此之后,西方便以文化作为“渗透性武器”,促使苏联这座“堡垒”从内部坍塌。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解体,正是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一次实际应用,这可以从冷战历史说起。

1946~1947年,由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希腊危机、伊朗危机等事件引起的冷战,正以相当惊人的速度趋于白热化。自冷战格局形成之日起,美国决策层的一些人,便绞尽脑汁地构思该如何对抗苏联。就现实情况来看,苏联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若贸然开战,必将会付出极大的风险。与此同时,苏联又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也未必能打垮苏联。在此情况下,美国便又计划在思想和文化领域打击苏联,以便让苏联瓦解得更快。

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大肆对苏联进行敌对宣传,使用了包括政治战、心理战在内的各种手段。试图以此来加剧苏东社会的紧张,这便是所谓的“激变战略”。然而,受现实因素的制约,“激变战略”难以凑效。1956年波匈事件后,美国将“激变战略”转为化“演变战略”。1958年,美国和苏联签署了诸多文化交流协议。在此之后,两国间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外交活动。美国就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向苏东各国发射了“糖衣炮弹”。

第一,欲“演变”苏联,就先“演变”东欧各卫星国

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事件之前,美国认为苏东各国都是铁板一块,所以对苏东各国进行了几乎无差别的经济封锁与文化攻击。1956年之后,美国认识到华约集团并非坚如磐石,遂一改之前的政策,主动向一些东欧国家伸出援手。在华约各国中,波兰和苏联存在极大的历史矛盾,同苏联的关系若即若离,向来是苏东阵营中极不稳定的一国。对此,美国就首先对波兰采取了经济与文化攻势,以便让波兰在东欧发挥“示范”作用。

起初,美国向波兰提供一定数量的经济支持。随后,美国开始通过电视、广播等传媒,向波兰输出诸如爵士乐、好莱坞电影等文化产品。美国有800多万波兰裔居民,所以很容易就能对波兰进行文化渗透。80年代后,美国又暗中支持波兰的亲西方势力,促使其制造事端,令波兰政局陷入动荡。与此同时,美国又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采取同样的手段,让这些国家一步步脱离苏联的控制。东欧剧变后,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急剧缩水。

第二,苏联“新思维”改革时,美国趁机占据思想阵地

苏联“新思维”改革时,大众媒体和文艺作品也打开了思想的“闸门”。在此期间,许多由西方扶植的代理人,趁机占据了重要的官方职务;诸多亲西方的人士,趁机把持了主要的传媒工具。这些人有针对性地宣传西方价值观,有意无意对苏联历史、苏联名人进行丑化与抹黑,使得苏联国内的舆论风向日渐偏向了西方。面对思想领域的斗争,苏共没能采取有效的反击措施。1990年《苏联出版法》颁布后,媒体亲西方化程度更加深入。苏联更难控制住局面。

此时,美国也不遗余力地对苏联进行“文化进攻”。80年代末,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在慕尼黑等地设立了电台与广播,这些电台专门针对苏联进行宣传,以“摧毁苏联的意志”。美国国内的一些半官方组织,不断与苏联国内的亲西方组织进行联络。诸如索尔仁尼琴之类的苏联学者,也频频替美国发声。在美国和西方的“攻势”下,苏联失去了大量的舆论阵地。1991年,在有登记手续的报刊中,苏共掌握的仅占1.5%,苏联政权岌岌可危。

第三,美国流行文化,抢占了苏联大众的生活空间

50年代起,美国流行文化就时断时续地传入苏联。1959年,得益于赫鲁晓夫的赞赏,美国的百事可乐在苏联扎了根。80年代之后,由于“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苏联民众能接触到的美国流行文化越来越多。彼时,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等美国明星,成为众多苏联青年的偶像。摇滚乐、爵士乐等西方文化形式,则被苏联年轻人大量效仿。美国电影、歌曲所传达的西方价值理念,强烈冲击着苏联观众的视听。此时,苏联官方再想抢占思想阵地,也为时已晚。

1990年,当时全球最大的麦当劳快餐店在莫斯科开业,官方预计到店人数为1000人,但实际到店人数却超过了3万人,大批莫斯科民众蜂拥而入,抢购薯条、汉堡、可乐等“资本主义食品”。1991年,莫斯科红场摇滚节开幕,有超过50万苏联歌迷到场,使得苏联官方不得不派出大批军队维持秩序,此时,苏联几乎彻底失去了对舆论的主导能力,沦为了案板上的鱼肉,被美国和西方媒体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于1991年末彻底解体。

总的来说,在60~80年代时期,苏联虽然拥有空前强大的“硬实力”(即军事实力),但却缺乏与之相应的“软实力”。苏联虽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但由于种种失误,而没能抵挡住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由是观之,如何构建足够强大的国家软实力,是现代强国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参考资料:《苏联军队的瓦解》、《论冷战早期美国对苏联的文化外交》、《20世纪美国的文化渗透与苏联剧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若刘备打赢夷陵之战,蜀汉将面临... 刘备赢了夷陵之战,三国局势会不会“云开见月”?一方认为:那是亡羊补牢,蜀汉实力大增,说不定真能统一全...
秦始皇:中华历史的开创者与争议... 秦始皇,姓嬴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不仅结...
西汉掌权时间最长一位丞相,竟然... 西汉早期时候,张苍可是个非常重要的大人物! 虽然张苍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不怎么响亮,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
原创 秦... 秦国的四雄主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他们都对秦国统一六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看这四...
原创 盘... 最近,河北唐山再次引发公众关注,但这次并非因好消息,而是因一起重大暴力事件,这一事件迅速将唐山置于舆...
埃及曾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哥,为何... 全文共5954字 | 阅读需12分钟 阿拉伯世界由22个阿拉伯人占绝对主体、通用阿拉伯语的国家组成,...
原创 历...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中曾有无数王朝兴衰更替。一个王朝是否能够长久存在,通常取决于一位聪明睿智...
原创 原... 所谓嫡长系,就是皇后与皇帝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即嫡长子。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时,太子朱标就是嫡长子,那么朱...
原创 北...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南方楚国的衰败历史。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春秋称霸,战国争...
大禹治水的工具,考古表明并非“... 要想把事情做好,得先备好趁手的工具。大禹之所以能治好洪水,肯定离不开好的挖掘器具。想想那时候洪水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