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儒释道三家不和?在短短22字的俗语中,他们却达到了和谐统一
创始人
2025-09-03 08:02:46
0

今天先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有关马术表演的小故事,是说战国时啊,有一个叫东野稷的人,他啊,马车驾的很好。

东野稷驾驶马车的技术很高超,他向庄子自荐,他驾车的时候啊,直行的时候车辙像尺子画的一样,拐弯呢则像圆规一样,庄子呢让他按原印跑一百次,颜阖看到对庄子说:“东野稷的马肯定是要倒的。”没多久东野稷的马果然倒了,庄子问颜阖怎么知道的,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要强行求全,一定会失败的。

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呢很简单,就是说,凡事一定要有个度,无论什么事情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导致失败。宋朝时的法演禅师将这个道理概括成了《法演四戒》,就是说啊,有权势时,不可用尽权威,有福气时呢不要贪图享受,说话行事都要有所保留,这样才不会导致祸患。后来明代的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也讲述了这个道理,他又添了两条,总结成了“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其中“聪明不可用尽”,这里就又有一个小故事了。

《警世通言》中讲了苏轼来王安石家拜访,见了王安石新写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便觉得这两句啊,是乱写。这西风呢就是秋风,苏轼认为秋天正是菊花绽放枝头的时候,而且菊花枯萎在枝头上,并不落瓣,哪来的满地金呢?于是兴起接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说这菊花不像春花凋落满地,足足嘲讽了王安石一番。

故事里啊王安石觉得苏轼轻薄,耍嘴皮子,于是就将他贬去了黄州让他去看一看会落得满地金色的菊花,当然,这不是真实历史啊,冯梦龙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呢,连东坡这种天才,都因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而被刁难,何况我们普通人,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唇”。

这句俗语的道理呢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有一定的重合,你看,庄子,是道家,法演禅师,是佛学,可以说是这句话被儒释道三家普遍认可的道理。是不是很厉害?后来清朝时曾国藩也用相似的话来规训后人,还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取名为“求阙斋”,提醒自己不求圆满无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为人要居安思危,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啊,有时候失败并不是因为力所不能及,而是因为长久地处于一种弓弦拉满的状态,力不使尽,势不可去尽,福不享尽,便宜不可占尽,努力呢也要适度适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中国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岁月变迁,传承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在我们中国人的...
原创 1... 文丨临川 编辑丨T 1991年8月,克里米亚的阳光依旧灿烂,而戈尔巴乔夫却在此地意外“休假”。苏联...
原创 刘... 历史上他犯了两个很严重的判断,这两个错误或许成为了蜀汉一统天下的遗憾之处。 他的聪明才智、卓越领导能...
原创 明...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两次称帝,年仅9岁时当上皇帝,少年天子雄心壮志、御驾亲征,不料全军覆没、自己也沦为...
原创 秦... 在北京卫视首播的《山河月明》,号称是对“永乐盛世的历史考究与还原”,讲述了明成祖从年少起就喋血沙场,...
原创 马...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出兵襄樊。在初期的战役中,关羽发挥了他因为死守荆州,而被压抑多年的军事才能。在兵力...
原创 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马背上的蒙古人一路征战,最远打到欧洲多瑙河区域。那么,矮小的蒙古人到...
原创 韩... 我国拥有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历史当中曾经出现过很多非常有能力的将领,这些人有的辅佐帝王成...
原创 蓝...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靠的是义子义侄的支持,朱元璋少时父母双亡,流落到皇觉寺出家为僧,受尽了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