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南京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
此时的南京机场接到消息,一架从青岛飞往上海的专机将在此紧急迫降。
机场的人员很快准备就绪,可是却迟迟不见飞机降落,飞机在南京的上空盘旋了两圈后,晃悠悠地朝上海方向飞去了。
工作人员经过了多次的联络,但该飞机却没有传来任何音信。
此时的机场部门感到事情不妙,能够乘坐专机的必然是大人物,于是立马将该消息上报。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军统部门和他们一样焦急不已。因为飞机里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国民政府军统局副局长戴笠。
情报界的大人物:戴笠
相信戴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可是情报界的灵魂人物。周总理曾直言:戴笠之死让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成功提前了十年,世人对戴笠的印象多是心狠手辣、杀人如麻。
军统正是在他的手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一个组织,他还常常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接到戴笠失踪的消息,军统局瞬间炸开了锅,蒋介石亲自打电话寻找其下落,却始终没有结果。
于是便下令安排飞机顺着戴笠沿途飞行的路线去搜寻,另一边还让毛人凤安排一个将级特务,携带无线电台、报务员、外科医生以及应急药物,到飞机可能降落的解放区上空实行搜救。
毛人凤当即召开会议传达了蒋介石的指令,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搜救任务也没什么,只是这次搜寻可能会去到共产党控制的区域。
此时的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戴笠这个人阴狠狡诈,作恶多端,与他有仇的人不计其数。
就算他没有死于空难,其处境之险恶也可想而知。或许是被仇家绑架,又或许是被共产党俘虏了。
大家平日里和他的关系并不算好,甚至想让他死的也不在少数,自然也不愿意为他冒生命危险。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半个小时之后,终于有人站出来打破了这场寂静,这个人就是军统总务处长沈醉。他与戴笠之间有很深的渊源,1932年,十八岁的沈醉在姐夫余乐醒的介绍下,进入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工作。
此后便一直跟在戴笠身边。28岁时他就当上了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被称为戴笠军统的“三剑客”之一。
可以说,沈醉是戴笠一手培养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势力日渐衰弱,沈醉便开始私下接触我党的地下同志,并与1949年公开宣布起义投诚。
新中国成立后,沈醉成为第一个被特赦的特务头子,而他被特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撰写大量披露戴笠罪行的文章还将其出版成了书籍。
可同时他也会在每年戴笠的忌日偷偷去祭拜,可见沈醉对戴笠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二人的相遇
沈醉的姐夫余乐醒是上海站的站长,也就是在他的引荐下,沈醉得以和戴笠结识。
彼时的戴笠正在寻找优秀的青年作为自己的门徒,见沈醉谈吐不凡,反应机敏,而且还对革命满怀热情,心里十分喜爱。
于是便将他收在了麾下,没有见到戴笠时,沈醉也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传闻,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等恐怖形容比比皆是。
可当沈醉亲眼见到他时却觉得,或许是外界过于危言耸听了,戴笠不仅不像外界说的凶悍恐怖,反倒看起来十分和善,丝毫不像个特务和杀手。
当然,这只是他对于戴笠的初印象,很快,在工作中,他就发现传言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一次行动中,戴笠抓到了一个重要人物,可惜他十分顽强,严刑拷打后还是誓死不投降。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戴笠也不恼火,他将该人押送到了火车头,趁着火车头的燃烧炉烧得通红之时直接把他扔了进去。
那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火焰给吞噬了,连声惨叫都未来得及发出,看到这一幕,沈醉有些毛骨悚然。
不过戴笠对沈醉还是很器重的,一有机会就会锻炼他,教他一些道理,一方面是真的想提拔他成为自己的心腹,另一方面也是让他帮忙管理好手下,从而免去自己的后顾之忧。
他告诉沈醉,对待手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是一旦发现了他们有任何背叛的蛛丝马迹,就必须杀一儆百。
刚开始沈醉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以为这不过是戴笠在立威罢了。
可很快,戴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沈醉真正看清了戴笠残忍的真面目。
心狠手辣的戴笠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由于时局混乱,各部不仅兵力稀缺,还要担心日本特务会混进军统。于是国民党在这一时期对士兵的请假制度十分严格。
可连日的战斗已经让士兵们的精神都濒临崩溃。其中有一名士兵多次向连长请假,希望能够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但却都被连长一一驳回了。甚至还当着众人的面,将这个士兵痛骂了一番。
回到宿舍的士兵越想越觉得委屈,自己辛辛苦苦为军统战斗,但却连看一眼母亲都做不到。
一连几日都为此愤恨不已,最终想不开,在一天晚上举枪自杀了。
此事一出,瞬间引起了军队的骚动。因为请假闹出了人命,人还死在军统区的大院里,身为总务处长的沈醉第一时间赶来处理。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便立刻上报给了戴笠,听到消息后,戴笠大发雷霆。
当即将士兵们召集到了自杀士兵的停尸处,并将不给批假的连长一巴掌扇倒在地,指着地上盖着白布的尸体,对他大声训斥,众人包括沈醉也被眼前的一幕惊讶到了,没想到戴老板竟然会发那么大的火。
随后,戴笠又整理了情绪,好声好气地对众人进行了一通安抚,还命令沈醉给自杀士兵的家人送去了丰厚的抚恤金。
一番操作下来,众人的怨气也逐渐消散,反而觉得长官深明大义,纷纷向他表忠心。
等到大家离开后,沈醉向戴笠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其实军纪如此,连长不批假也是依照规定办事,不能将错误都怪在他的身上。
可戴笠却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我也知道不是他的问题,可是你看到士兵们手里的枪了吗?今天这个士兵打的是自己的脑袋。
可是如果不安抚好他们,将来他们再有什么不满,可能就要对着自己开枪了。
沈醉恍然大悟,刚要敬佩他管理有道。戴笠又下了一道命令,让他将这些不满的士兵通通都处理掉。
沈醉接了命令,可心里却是不寒而栗,这些士兵只是因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就被戴笠处死。
将来如果自己稍有不慎得罪了戴笠,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除了戴笠阴晴不定的性格,他深不可测的实力也让沈醉充满了畏惧和敬佩。
在军统创立初期,其实仅仅只有几个人,可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十年的时间里,规模就已经达到了十万人,而且只要是他要杀的人几乎无一失手。
当时令人闻风丧胆的,国民第一杀手虎头帮主就死于他之手。多年来,他结仇无数,很多人都想要他的命,可不管是日本间谍、民间高手还是他国的特工都没法靠近他。
甚至有一次有一百多位特工将他的住处围得水泄不通,却还是让他逃出了生天,至今无人知晓他是如何做到的。
沈醉跟在戴笠身边越久知道的事情就越多,心里对他的忌惮也越来越深。但好在戴笠对他很是器重,两人尚且没有很大的矛盾。
直到在一次军统年会上,沈醉才真正和戴笠之间有了隔阂。这天,军统举办了高级将领的年度会议,各位将领都带了自己的家属来参会。
为了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各位夫人自然都认真打扮了一番,舞会上,男人们围在一圈谈论时事。
女眷们则在一起说说笑笑,可这边刚聊到一半,戴笠突然向沈醉招了招手。低声问他,门口那位穿着浅色旗袍的女子是谁?
沈醉顺着他的眼神瞧过去,瞬间心凉了半截,那位明艳动人的女子正是自己的夫人粟燕萍。可碍于长官询问,只能老实回答道:“那是我的太太”。
戴笠听后微微点头,便不再言语,虽然只是简单地询问,可沈醉却觉得万分惊恐。跟在戴笠身边多年,沈醉对自己上司的好色本性一清二楚,他在各地建造了许多公馆。
并从家乡招来一大批年轻貌美的女孩到公馆里做女佣,名义上是用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实际上都是供他奸淫玩弄的。
戴笠从不忌讳外人的眼光,就连他手下的女特务甚至是手下的妻子也不放过,一次机会,他见到了军统局人事处科长李修凯的太太。见李太太长得楚楚动人,便起了歹心。
派秘书将其骗到了自己的公馆对其实施了侵犯,事后也没有对他们有任何的交代,李修凯恼怒至极还为此大病了一场。可碍于戴笠的权利也畏惧他的手段,便只能咽下这口气。
回到家中他愤怒地剪下了自己太太的一缕头发,便不再碰她,另觅新欢了。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其实除了担心戴笠觊觎自己的夫人,还有一件事情也让沈醉感到后怕不已。
沈醉与妻子
沈醉的妻子粟燕萍,原本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
后来因为在家中受到继母虐待,便自己偷偷跑出来报考了长沙中央军官学校,1936年,沈醉作为教官也被派遣到了湖南,两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遇了。
沈醉立刻被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给吸引了,于是便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可是当时的军统纪律明确规定,在抗战期间所有的特务人员一律不得结婚。
而且当时的特训班,就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够前往敌占区的特工。
因此也明令禁止了教官与学员之间有任何情感纠葛,两人的相恋无疑是违反了规定,可当时的沈醉和粟燕萍早已陷入了爱河,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依然不管不顾地订了婚,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戴笠的耳中,沈醉只能谎称自己订的是“娃娃亲”。
虽然戴笠想看在他的能力上对他网开一面,可是这种说法并不能说服大众,最后还是姐夫余乐醒从中周旋,把粟燕萍关了几天禁闭才算是息事宁人。
尽管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但这也算是沈醉被戴笠拿捏的小辫子。如今戴笠又问起自己的夫人,难道是为了敲打自己?
沈醉越想越觉得后怕,为了不让自己的夫人羊入虎口,他只能一再叮嘱让其尽量少出门。
日常的打扮也不能过于招摇,不给戴笠注意她和接近她的机会,所幸后来戴笠没有再提起此事,因为当时的他正忙于追求倾慕许久的大明星胡蝶。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蝶的电影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不愿被日本人驱使。
便和丈夫潘有声一起带着全部的家当从香港搬到内地,他们将所有财物装进30只箱子中,托人偷偷运到广东,可刚到岸,胡蝶就听到了箱子被打劫的消息。
夫妇两人的心瞬间跌倒了谷底,无奈之下只得求助儿时的好友林芷茗。
林芷茗的丈夫杨虎曾经在戴笠的手下谋职,他很早就听说戴笠倾慕胡蝶,心中便有了算计。
在杨虎的引荐下,戴笠有了接近胡蝶的机会,为了讨好胡蝶,戴笠主动提出帮她寻找丢失的箱子。
还自掏腰包,将其他缺失的财物都一一补上,胡蝶对此十分感激,可是她与丈夫潘有声的感情极好。也知道戴笠对自己的心思,便没有过多的纠缠。
可戴笠依旧不死心,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将潘有声关入了牢中,胡蝶求遍了朋友都没有办法,最终还是只能找到戴笠。
就这样,戴笠如愿以偿地将一代影后胡蝶变成了自己的玩物,这种种手段都被沈醉看在了眼里,对于戴笠的忌惮不免又多了几分。
直到他去世才算是真的放下了心,戴笠坠机身亡后,沈醉为他收了尸,建了墓地。为了避免有仇家去戴笠的墓地鞭尸,他还特地将水泥炭搅拌进墓穴中,如此棺木便能够与整个墓穴凝结在一起,不易被打开了。
这也算是自己为曾经的上司做的最后一件事,如此看来,沈醉对戴笠其实还算是有情有义。
沈醉何又在被特赦后大肆披露其罪行呢?
其实这并不是出于沈醉的私心,而是为了还原史实,起到“存史育人”的目的。戴笠坠机身亡后,沈醉为了避免被针对。
便自请到偏远的云南地区工作,不久之后,解放军打到了云南。面对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国民党部队的溃败一发不可收拾。
1949年12月,沈醉在《云南日报》发布了起义投诚的宣言,随后便在共产主义的熏陶下,经历了十一年的改造。
在改造期间,周恩来总理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够将多年来跟在戴笠身边的所见所闻都写出来。
确保详实准确,而不是像道听途说的那样,目的是让大家都知道革命的艰难,以及反革命者的残暴。
珍惜如今革命者们抛头颅洒热血取得的革命成果,沈醉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很快就付诸行动。
写完了《我所知道的戴笠》《我的特务生涯》等书籍,并先后被出版。
他的作品不仅揭露了许多军统的内幕,还原了真实的历史,还被用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以历史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