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蝗虫很美味,为何古代闹蝗灾时灾民不吃蝗虫?灾民:根本不够吃!
创始人
2025-09-02 17:04:09
0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将农业定为重中之重。秦国最终能一统东方六国,跟一个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即商鞅变法中的“耕战”。(《商君书·慎法》里这样记载,“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

文献记载,每当到了春耕季节,皇帝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亲自耕田,以此来表示重视农业,祈求风调雨顺。作为古代皇帝的“犁田作秀”,可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祭祀典礼。比如明朝皇帝曾“圣驾躬耕籍田于地坛”,早早就得准备,“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众所周知,皇帝春耕也不能保证风调雨顺,各种自然灾害依然经常出现。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古代最常见的灾害,蝗灾。蝗灾是一种历史源远流长的灾害,中国古代很多史籍中就有关于蝗灾的记载,“旱极而蝗”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笔者曾看到网友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蝗虫是可以吃的,为何蝗灾发生地区灾民不吃蝗虫?

不是不吃,而是根本不够吃。开元四年,河南地区闹蝗灾,蝗虫所到之处庄稼一扫而光。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天意,所以当地都不敢捕杀蝗虫,反而在田地边烧香祈求蝗灾快点过去。同时,有大臣向唐玄宗建议,遇到这种灾害,您还是沐浴更衣,吃斋念佛请罪。可能唐玄宗的科学意识比较强,灭蝗虫跟洗澡吃斋有啥关系?

于是,唐玄宗亲自来田地里考察灾情,一看国人蝗虫整天蔽日,实属厉害,单靠几个人是不行的。咋办?有办法,吃掉它。接下来的一幕,让大臣们都傻眼了,只见唐玄宗捉住一只蝗虫,放入最终咀嚼几下给吃了,边吃边说,“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

好家伙,这还了得,皇帝都吃蝗虫,随行的大臣们也不好意思不吃,个个捉蝗虫吃。有了皇帝亲自示范,很多地方都开始了“吃蝗虫运动”。即使这样,灾民也吃不到多少蝗虫,因此蝗灾中的蝗虫跟一般蝗虫来去如风,很难捉到。这也就是为何蝗灾发生时,很多灾民被活活饿死的原因。

参考资料:《宛署杂记》、《中国古代的蝗虫研究的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最初是用来形容三国时期的名将诸葛亮的。作为当时最杰出的谋士之一,诸葛亮不...
清代仕女画家 改琦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改琦(1773-182...
原创 美... [浮云]日本真觉得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自己就无敌了,之前高市早苗还有点松口的意思,现在则是彻底全无了。 ...
网传上海、广州试点“老头乐”C... 我们常说的“考驾照”通常指C类驾驶证,正式名称为“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涵盖可驾驶手动挡小型汽车...
爱艺术爱上海 (第三季)|千年... 上海音乐厅、滴水湖、陆家嘴、进博会展馆⋯⋯到访第24届中国上海艺术节期间,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乐团...
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董... 青海省委组织部11月23日发布的任前公示显示,现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兼青海省人民政府参...
原创 不...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一度火爆,剧中的孙皇后形象,端庄贤淑、母仪天下,深得观众喜爱。她不仅塑造了大...
原创 安... 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标志着大唐从鼎盛走向衰退。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英勇出征,及时挽救局面,...
刚刚确认,马上抵达西安!明天出... 这个周末 天气晴朗、温度适宜 但是 冷空气和浮尘天气 马上就要来了! ↓↓↓ 西安市气象台 2025...
爱艺术爱上海(第三季)|当意大... 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大利GOB陶笛乐团,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观众素养、古老民乐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