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蝗虫很美味,为何古代闹蝗灾时灾民不吃蝗虫?灾民:根本不够吃!
创始人
2025-09-02 17:04:09
0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将农业定为重中之重。秦国最终能一统东方六国,跟一个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即商鞅变法中的“耕战”。(《商君书·慎法》里这样记载,“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

文献记载,每当到了春耕季节,皇帝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亲自耕田,以此来表示重视农业,祈求风调雨顺。作为古代皇帝的“犁田作秀”,可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祭祀典礼。比如明朝皇帝曾“圣驾躬耕籍田于地坛”,早早就得准备,“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众所周知,皇帝春耕也不能保证风调雨顺,各种自然灾害依然经常出现。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古代最常见的灾害,蝗灾。蝗灾是一种历史源远流长的灾害,中国古代很多史籍中就有关于蝗灾的记载,“旱极而蝗”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笔者曾看到网友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蝗虫是可以吃的,为何蝗灾发生地区灾民不吃蝗虫?

不是不吃,而是根本不够吃。开元四年,河南地区闹蝗灾,蝗虫所到之处庄稼一扫而光。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天意,所以当地都不敢捕杀蝗虫,反而在田地边烧香祈求蝗灾快点过去。同时,有大臣向唐玄宗建议,遇到这种灾害,您还是沐浴更衣,吃斋念佛请罪。可能唐玄宗的科学意识比较强,灭蝗虫跟洗澡吃斋有啥关系?

于是,唐玄宗亲自来田地里考察灾情,一看国人蝗虫整天蔽日,实属厉害,单靠几个人是不行的。咋办?有办法,吃掉它。接下来的一幕,让大臣们都傻眼了,只见唐玄宗捉住一只蝗虫,放入最终咀嚼几下给吃了,边吃边说,“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

好家伙,这还了得,皇帝都吃蝗虫,随行的大臣们也不好意思不吃,个个捉蝗虫吃。有了皇帝亲自示范,很多地方都开始了“吃蝗虫运动”。即使这样,灾民也吃不到多少蝗虫,因此蝗灾中的蝗虫跟一般蝗虫来去如风,很难捉到。这也就是为何蝗灾发生时,很多灾民被活活饿死的原因。

参考资料:《宛署杂记》、《中国古代的蝗虫研究的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五...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品茶已成为许多人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一款好的茶杯不仅能提升饮茶体验,更能为日常生...
江西漫游手记:在红土地邂逅历史... ‌寻访红色记忆:南昌的英雄血脉‌ 怎么说呢,站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展厅里,玻璃柜里褪色的军装、磨损...
央视《相约博物馆》栏目聚焦甘肃...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流动的文明史诗。它以艺术为纽带,将东西方的物质与精神、审美与信...
原创 原... 首先,朱标是马皇后的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按照古代继承的惯例“立嫡不立长”,嫡子继承基业也是人...
原创 盛... 丝绸之路上涌现过无数的小国,他们出现、繁荣、衰败直至消失。 而其中最为神秘的便是大众耳熟能详,拥有...
原创 清... 在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通常表现在科举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利和家庭的一些权利...
原创 久... 同志们!40年前的1985年,社会主义叛徒掌握了国家和党的主要架构,他们的组织开始以耶稣会的方式推动...
原创 旧... 旧俄帝国是这样瓦解的……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引发了火炮工业和军事制度的大变革,国力迅速崛起...
原创 沈... 前不久,小琦来到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这里有一幢古式斜檐闷顶二层小楼,蓝灰色的罩面,黄色...
原创 光...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生,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