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蜀汉后主刘禅和晋惠帝司马衷都是傻子,一个“乐不思蜀”,一个“何不食肉糜”。等后来了解得多了才发现,刘禅其实一点也不傻,最多只能算是庸,后来是装傻。而司马衷虽然不能说是白痴,但绝对是一个弱智,可以说是真傻。智商上的差距,也让他们二人最终的命运大相径庭。
首先说说刘禅。刘禅从公元223年继位,到公元263年蜀汉政权灭亡,一共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期有诸葛亮的辅佐,后期近三十年基本由自己理政。自己理政期间,虽无大的功绩,但也勉强过得去,这与“扶不起的阿斗”之称似乎有些不符。后来,面对魏国的进攻,刘禅选择主动投降,也算是保全了蜀国百姓,让蜀地免于兵刀之祸。在归降之后,为了保全自己,他才装傻。据说是为了应对司马昭的试探,才有了“此间乐,不思蜀”的说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司马昭完全放下戒心,后来还封他为安乐公。公元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晋朝廷谥他为思公。可以说,刘禅是得以善终了。
再说说晋惠帝司马衷。虽然同是皇帝,但由于司马衷是个货真价实的弱智,命运始终撑控在他人手中,因此命运多舛,未得善终。
司马衷于公元290年正式即位,先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由皇后贾南风掌握大权。八王之乱时,又受到诸王辗转挟持,彻底沦为傀儡,受尽凌辱。公元307年,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于洛阳,终年48岁。司马衷死后被安葬于太阳陵,谥号为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