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有何意图?
创始人
2025-09-02 14:33:56
0

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家喻户晓的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我们描绘了无数扣人心弦的战场厮杀,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而要问其中谁能首当其中,我想莫过于蜀汉丞相诸葛亮了吧,诸葛孔明本是“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草民,后被先帝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出山辅佐先帝,一生为蜀汉帝国的繁荣强大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后世留下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尽叹惋。

诸葛亮给后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足智多谋,甚至有人赞美他“大智如妖”,据说就连他临死前所使最后一计也充满了智慧,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有何意图呢?

追本溯源

诸葛亮这么做的意图是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因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盗墓事宜猖獗。

其实盗墓的事情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发生,但是在一切规则和秩序被无情践踏的战争年代会异常兴盛盗墓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获得巨额的财富,二就是为了复仇。而诸葛亮所处的年代战争多发,那些达官贵人的陵墓多有被盗窃的风险。就拿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董卓来说,他自从入主长安之后就开始肆无忌惮的盗墓之旅,而且专挑帝王陵墓挖,就连汉武帝刘彻的陵寝茂陵都难逃他的魔爪。

还有就是同一时期的曹操,也可以算得上盗墓的行家,为了盗墓他甚至还设立了专业化的盗墓机构和相应的职位,就连我们耳熟能详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他所设立的职位。曹操曾依托他的盗墓机构盗窃过西汉梁孝王的陵墓,从中获利无穷。

诸葛亮作为一名古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十分在意去世后是否能入土为安,因此他自然会想方设法确保自己陵墓的完整性。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关于诸葛亮在生前如何安排自己的下葬事宜以及后续发展如何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盖棺定论,一说是诸葛亮命四名士兵在其死后,从五丈原开始抬棺向南走,等到他们走到定军山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但是棺绳却丝毫没有断裂的迹象,当士兵停下来休息棺材落地之际,绳子突然炸裂,更神奇的是山头也同时坍塌,诸葛亮的棺材连同四名士兵一同被埋于地下,这也就是诸葛亮的陵墓所在。

另一种说法是这四名士兵觉得绳子根本不会断裂,于是就在几天后偷偷将诸葛亮下葬了,四人回去之后禀报后主刘禅,但是刘禅对此有所怀疑,便杀了这四人。

对于诸葛亮下葬的事宜,其实《三国志》有所记载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等。

但是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如同传闻中那般“棺材南抬,绳断便葬”,不过可以确定是,在诸葛亮死后无人知道他陵墓的确切方位,就连他的后人也是在后世为诸葛亮重修的陵墓。总而言之,不管诸葛亮是否有如题目所说的遗嘱,他确保死后入土为安的目的最终还是达成了,至于那些所谓的鬼神之说、天命之说我们大可以忽略,因为这完全是子虚乌有,诸葛武侯为蜀汉鞠躬尽瘁一生,最后得以保全陵墓完整,这也算是善终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前言 提到南宋的著名将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一人抵万军的岳飞,还是中兴武功第一的韩世忠,亦或...
原创 岳... 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成功收复了郑州和洛阳,并一路推进,直逼距开封45里...
原创 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最初是用来形容三国时期的名将诸葛亮的。作为当时最杰出的谋士之一,诸葛亮不...
清代仕女画家 改琦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改琦(1773-182...
原创 美... [浮云]日本真觉得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自己就无敌了,之前高市早苗还有点松口的意思,现在则是彻底全无了。 ...
网传上海、广州试点“老头乐”C... 我们常说的“考驾照”通常指C类驾驶证,正式名称为“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涵盖可驾驶手动挡小型汽车...
爱艺术爱上海 (第三季)|千年... 上海音乐厅、滴水湖、陆家嘴、进博会展馆⋯⋯到访第24届中国上海艺术节期间,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乐团...
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董... 青海省委组织部11月23日发布的任前公示显示,现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兼青海省人民政府参...
原创 不...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一度火爆,剧中的孙皇后形象,端庄贤淑、母仪天下,深得观众喜爱。她不仅塑造了大...
原创 安... 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标志着大唐从鼎盛走向衰退。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英勇出征,及时挽救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