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晋朝八王之乱开始后,经过第一回合的较量,贾南风获得了初步的胜利,一口气消灭了外戚杨俊,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卫瓘等原老宗亲,一举掌握了晋朝朝堂大权,这一来就是八年,贾南风在这八年里,如沐春风,有个听话的老公,稳定的、自己可控的朝堂,外面有没有公开找事的宗亲,朝里都是自己的亲信,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非常安逸的八年一晃而过啊,但贾南风皇后却面临一个天大的难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她无后。
可能是长的太丑,晋惠帝司马衷对她没有兴趣,八年过去了也没发生什么,总之是无后,当初晋武帝司马炎宠爱孙子司马遹,称他像晋宣帝司马懿,这司马遹就是晋惠帝的太子,但他是才人谢玖生的,而且跟贾南风很不对付,贾南风为了将来能当太后,而且早就看这个司马遹不爽,于是一直想除掉他,但无奈朝廷里都看好司马遹,觉得他是中兴大晋的希望。
贾南风看朝廷里都支持太子,只好自己动手,她请太子喝酒,趁其酒醉,拿出早就找人写好的让晋惠帝退位的文章让司马遹抄写,这个司马遹哪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酒醉的不省人事,于是抄了一小段就呼呼大睡,把贾南风气的只好自己动手,模仿太子笔迹抄写了剩下的部分,然后将这篇文章给晋惠帝看,这晋愍帝别的不行,听信谗言确实一本正经的,他看了太子让他退位的手书之后勃然大怒,要处死太子,贾南风一看事成就劝晋惠帝赶紧执行对太子行刑,这时候幸亏有少傅张华在,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劝说晋惠帝不要处死太子,这才保全了司马遹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晋惠帝还是听了贾南风的话,将司马遹废除了太子之位,囚禁在金墉城里。司马遹这次也就彻底歇菜了。
没想到从前那位天纵英才的少年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这大晋朝的未来之星算是彻底玩完了。
于是另一位司马登场了,这就是赵王司马伦,这司马伦是何许人,司马伦其实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司马昭的幼弟,说起来是晋惠帝的爷爷辈,司马遹的曾爷爷辈,他肯定是忠于司马家的,但他是柏夫人所生,和司马昭这边不是同母一系,而且他和贾南风向来亲近,因为这个原因也获得了掌管禁军的大权,开始他和孙秀商量想除掉贾南风,迎太子复位,但孙秀显然是想的比他更多,因为他们并非太子党,如果迎太子复位,显然司马遹并不会感恩他们,相反司马遹向来亲近贤士,像他们这样的贾后一派肯定会被打压,所以俩人一合计准备把除掉贾南风的计划再拖一拖,先等贾南风除掉太子司马遹再动手,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就这样司马伦、孙秀一伙拼命撺掇贾南风害太子,以断绝大家让太子复位的希望,果不其然,贾南风不久就安排害了太子司马遹,这位晋朝未来的希望就这样成了牺牲品。司马伦一看贾南风已经替自己除掉了政敌,暗自窃喜,直接伪造了晋惠帝的诏书,感情这晋朝朝廷里的人真的是伪造诏书上瘾啊,把杀害太子的罪名全推给了贾南风和其党羽,而且立即收捕贾南风,囚禁于建始宫,不就又送到金墉城囚禁,赐给了她金屑酒,贾南风这位叱咤风云、权势滔天的皇后终于被结果了性命,真是苍天饶过谁啊。司马伦还把处死了张华、裴頠等元老大臣,罢免了很多的官员。
司马伦得势之后更伪造诏书,封自己为相国,和孙秀等都封了大郡封地,获得了军权,而且司马伦、孙秀一伙做了更疯狂的事,第二年他们直接废了晋惠帝,司马伦自立为帝,晋惠帝也被软禁于金墉城,感情这金墉城其实就是晋朝的“宗人府”。司马伦这次是登上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收拾了自己孙子辈、曾孙子辈,结果了自己的孙媳妇,爬上了权力的最高峰。
本来晋朝的皇位改到了柏夫人所生的司马伦一系,但没想到司马伦比司马师、司马昭这些他的哥哥们差的太多了,道德低下,没有什么治国能力,党羽之间勾心斗角,很快就不得人心,另外三路藩王很快举起了反旗,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联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无奈政治能力不行,军事实力堪忧,他和孙秀没有坐以待毙,起兵抵挡司马三王的叛军,却被步步击败,双方交战死伤十余万。司马伦最终被叛军击败,后来也被囚禁于金墉城,也被喝了金屑酒处死。同样的路数,晋朝的宗王们竟是一样的结局。
就这样赵王司马伦这位昙花一现的司马懿的幼子暗淡收场,诸王混战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