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在剪灭韩信等异姓王之后,大封同宗子侄为王,以图刘氏江山万代相传。可是几十年后,西汉王朝就爆发了刘氏之间的内战——七国之乱。爆发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中央王朝想要加强集权,而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王想保存既得利益,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七国之乱中最先起兵反抗的是吴王刘濞,他是刘邦的侄子,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发动了叛乱,没想到的是短短的三个月时间,自己发动的叛乱就土崩瓦解,他本人最终落得个身死国削的下场。
为什么吴王刘濞会带头起兵反叛,除了自己想当皇帝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是很早之间的旧事,当年自己的儿子(吴王世子)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茶间对弈(下棋),为了争个输赢,对太子(汉景帝)执礼不恭,太子端起棋盘砸向吴世子,没想到一击即中,吴世子当场丧命。放在平常自己的儿子被人杀了,吴王刘濞非灭了杀人者的九族不可,但是杀人者是太子,将来的皇帝。老年丧子的吴王刘邦打掉牙齿往嘴里咽,虽然一万个不服气,也只能忍气吞声。 更可气的是儿子被打死了,朝廷不在长安予以厚葬,还将遗体送回吴国。吴王刘濞怨怒地说:“天下同姓一家,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何必送来吴国下葬呢!”又将身体送到长安下葬。这下吴王刘濞就和朝廷产生了嫌隙。后来太子即位,就是汉景帝。吴王刘濞如何面对这个皇帝,曾经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可想而知,那就是称病不入朝。可能汉景帝也觉得心中有愧,就默许了刘濞的行为。后来汉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大夫晁错的建议,进行了削藩。各诸侯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相继被削夺了一部分封地,都很震惊恐惧。等到削减吴国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发到吴国,吴王刘濞大怒,竖子焉敢欺我如此,毅然决定起兵反叛,并联合了其他诸侯,由此爆发了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起兵叛乱虽然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失败了,自己也身首异处,但是如果你是吴王刘濞,儿子不懂礼仪但罪不至死,却被当今皇帝亲手杀死,现在又来削藩,面对朝廷新仇旧恨,你会俯首帖耳苟活于世吗?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当初汉高祖刘邦准备封刘濞为吴王,但觉得刘濞容貌有反叛之相,就告诫他说:“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叩着头说:“不敢。”如果没有儿子被杀一事,可能刘濞真的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