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文彬
编辑|朱文彬
前言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半岛开始,外交活动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全球转变。
虽然在许多方面,奥斯曼国家从早期就参与了外交的变化,但转折点可能直到19世纪才出现,当时缓慢演变的模式和趋势结合在一起。
总之,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只有在相对较晚的时候才持续下去。
在更遥远的过去,外交相当可以被描述为临时的、断断续续的、不连续的、个人高度危险的。
为了为特定的目的进行谈判,一个统治者(在这种情况下是苏丹)召集了一个特殊组成的任务,通常由值得信任的政府仆人组成。
统治者把个人聚集在一起,发布了指示和介绍信,以及要投递的信件。
使者们继续他们的旅程,到达外国法庭,谈判,带着结果回来。
当该组织离开外国法院时,两国之间的外交接触就结束了。
因此,在这些大使馆设立的几周和几个月里,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只是偶尔发挥作用。
大使馆任职人的主要工作
他开始以国家职员的身份任职,25年后,在苏丹穆斯塔法三世即基时,他被派往维也纳执行为期四个月的任务。
他的访问在1758年结束,他回到伊斯坦布尔,在那里他进入了国家的金融商办公室。他有些不寻常,因为他为他的统治者执行了不止一次的任务。
因此,在1764-1765年,他前往柏林,没有成功地让腓特烈大帝与奥斯曼帝国结盟,但没有成功。
这种外交方式个人是高风险的,可能导致监禁甚至处决。
虽然这种外交方法一般没有提供保护使者的原则,但向奥斯曼法院的外交方法得到了一些原则,因为先知穆罕默德的行为据称为保护被派往外交使团的人提供了先例。
尽管如此,被派往伊斯坦布尔的外交官还是要对他们主权国家的行为负责,许多人最终被送进了七塔监狱。
在所谓的“前现代”国际关系时期,奥斯曼国家普遍采用单方面的外交,也就是按照苏丹的意愿。
关于威尼斯、哈布斯堡帝国和波兰,有很多例子表明苏丹单方面自行给予和平或贸易特许权。
这种单方面的行动是“前现代”外交中的标准做法;它们也可以被理解为反映了奥斯曼帝国在当时的权力。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手段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双边性质。例如,早在16世纪,伟大的¨曼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平等,称呼他为“帕迪沙”。
此外,奥斯曼帝国在和平协议中赋予了某些互惠的权利,这赋予了他们双边的性质,取决于奥斯曼统治者和另一方的持续同意,无论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还是威尼斯元老院。
在“前现代”外交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否则假设国家之间的战争条件获胜。没有公认的和平条件,只有在战斗中停止。
因此,苏丹可以自由无兆地恢复战斗。
在奥斯曼帝国,这种永久战争的概念在理论上为伊斯兰世界大战和伊斯兰教之间找到了正确的分裂。
需要强调的是,永久战争的同样概念在其他地方盛行,例如在中国和欧洲,在那里它得到了不同的法律理由。
直到1711年,结束与欧洲国家的战斗的协议被限制在1年、2年、5年、7年、8年、20年或25年的和平时期。
和平制度
永恒的和平最早出现在1711年的普鲁斯条约中,但1739年贝尔格莱德与维也纳的和平恢复到早期的制度,并将和平限制在27个月年。
所谓的投降在奥斯曼帝国的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管理着对长期在苏丹地区居住的外国人的待遇。
投降的概念,基于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律的理念,并不是唯一的奥斯曼帝国,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盛行,例如在中国。
因此,通常只有奥斯曼帝国的臣民才能从奥斯曼帝国的法律中受益。统治者以单方面的、非互惠的方式向外国人投降。
虽然苏丹通常被认为是发起这种做法的人,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他统治期间的谈判没有完成,他的儿子塞利姆二世可能在1569年第一次投降给法国。
通过慷慨、友谊和支持的单方面行为,因为苏丹想要或需要某些商品,他允许法国国王的臣民根据国王自己的法律在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旅行,在苏丹的法律和财政管辖之外。
这项旨在造福奥斯曼帝国的法案,在授予它的苏丹死亡后失效。
投降意味着所有外国君主的臣民和威尼斯等共和国的公民,都要遵守他们自己的国王或共和国的法律。
否则,帝国内部的外国人就没有得到法律保护了。具有投降地位的人也可以完全免除奥斯曼帝国的税收和关税。
毫不奇怪,投降确实很受欢迎,并受到了其他西方国家的要求,尤其是英国和荷兰。
在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时代,他们没有无害,后来危险地破坏了它的主权。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削弱,欧洲国家将投降扭曲成他们从未想过的样子。
在16世纪,只有少数商人获得了这些法律和税收豁免。
然而,到了18世纪,由于这些税收豁免特权,帝国内的大量外国人有利地做生意。
更糟糕的是,许多奥斯曼帝国的非穆斯林臣民获得了证书,给予他们具有投降地位的欧洲人的税收特权和利益,包括对奥斯曼帝国法院管辖的豁免。
奥斯曼帝国的政策制定者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消除投降政权及其滥用行为,但由于欧洲人的反对,他们未能这样做。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其德国盟友的抗议,年轻的土耳其领导人单方面暂停了投降。
这些制度最终在1923年被土耳其共和国废除,但在埃及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末。
“现代外交”是一种规范国家间关系和处理国际关系的不同形式,在文艺复兴后期出现,作为处理意大利半岛许多公国不断战争的一种方式。
从那里,现代外交传播到西欧和中欧,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和,此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
这种国家间关系和外交模式是持续的和互惠的,基于互惠、域外法权和主权平等的概念:无论多么弱或强,每个国家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相遇时都与下一个国家是平等的。
现代外交的出现或多或少与奥斯曼帝国军事力量的衰落相吻合,并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奥斯曼帝国生存库的重要工具。
与其他国家的签约
当一个奥斯曼帝国的臣民在一个被给予投降特权的国家中受到不良对待时,可能会产生后果。
更具体地说,在1774年库库克·卡纳卡条约签署后,双方的使者前往对手的首都,运送批准该条约的信件。
在18世纪,和过去一样,奥斯曼帝国的宫廷把外国大使当作客人对待,支付他们的费用,并指派他们护送军官。
这种行为被解释为拒绝承认新的国家制度的某些方面,说这些客人是通过邀请和同意出席的,而不是正确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18世纪早期的法国政府也犯有同样的不情愿罪,因为1720年法国法院支付了奥斯曼帝国使者前往巴黎的整个六个月的交通费用。
苏丹塞利姆三世被认为是发起了互惠和持续的关系。
从1793年开始,他在伦敦建立了永久大使馆,几年后又在巴黎、维也纳和柏林建立了相应的大使馆。他还任命了执政官来照顾商业利益。
由于各种原因,苏丹·塞利姆的努力失败了,在大使级(但可能不是领事级)级别的外交服务在19世纪20年代被暂停。
“现代”奥斯曼帝国的外交服务在1821年开始正式成形。
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一直依赖于译者,即所谓的德拉戈马人。
这些德拉戈马人主要是从奥斯曼希腊社区招募来的,该社区拥有大量的多语言技能,因为大量的希腊贸易社区在地中海、黑海、大西洋和印度洋世界做生意。
在较小程度上,其他有国际商业联系的散居社区,特别是亚美尼亚人,拥有类似的语言能力,并提供龙龙。
随着希腊独立战争的爆发,奥斯曼帝国希腊人的忠诚普遍受到怀疑。君士坦丁堡的希腊族首被绞死,而一直处于权力和敏感地位的希腊龙人被视为潜在的不忠。
因此,在1821年,奥斯曼政府建立了翻译局,以开发招募翻译的新来源,结束对龙人的依赖。
这个翻译局直到1833年之前一直很小,负责欧洲语言的翻译。
它是一个看似很小的办公室,很快成为奥斯曼帝国官僚机构中政治声望和流动性的主要场所。
随着翻译局的人员逐渐融入19世纪的国际持续外交体系,翻译局逐渐成为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官僚之一。
欧洲语言的知识,特别是法语,成为了奥斯曼国家服务发展的关键条件,最好的学习地点是在翻译局。
对许多人,但不是所有的精英来说,法国的知识不仅是文化现代性的象征,而且实际上成为了它的内容。
在这些人看来,现代性意味着对欧洲语言的知识,而缺乏这种知识工具拼写为落后和反应。
苏丹马赫穆特二世(1808-1839)正式创建了外交部,并于1834年建立了外交机构,允许永久出国访问。
对于首都在1829年刚刚逃脱了俄国人和1833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军队的占领来说,这个时机似乎至关重要。
在这场危机中,军队失败了,只有外交手段来拯救国家。
因此,这群全职领薪人士——专门在外国代表奥斯曼国家进行外交——其出现归功于长期的进化模式和19世纪30年代初的直接危机。
到19世纪70年代早期,奥斯曼帝国在巴黎、伦敦、维也纳和圣彼得堡都有大使馆,在柏林、华盛顿和佛罗伦萨/罗马都有大使馆,在北美、南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也有领事馆。
1914年,外交部在伊斯坦布尔的中央办公室接待了大约150名官员。
到那时,这里已经有8个大使馆——分别设在柏林、巴黎、罗马、圣彼得堡、德黑兰、伦敦、华盛顿和维也纳。
此外,在雅典、斯德哥尔摩、布鲁塞尔、布加尔斯特、贝尔格莱德、索非亚、马德里和海牙,有100多名外交官在奥斯曼领事服务,不包括商业代理。
大多数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官都来自精英背景。
1868年,一所名为加拉塔萨莱学院的学校成立,成为外交部官员最重要的单一来源。
教师提供的课程大多是法语课程。
学生们来自富裕的家庭,包括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他们在学校的出席是进入奥斯曼帝国精英生活的关键工具。
由于他们的特权背景和培训,三分之二以上的外交部官员掌握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语。
随着世纪的推移,他们的法语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波斯语的知识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阿拉伯语的技能则保持稳定。
因此,精英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西欧文化的暴露影响了对伊斯兰阿拉伯-波斯文化的掌握。
在外交部服役是一项享有声望和广受欢迎的职业生涯,这反映了外交在帝国生活中的重要性。
所有公务员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选择了外交部。
并非巧合的是,统治这个时代的三大坦桑马特大首相——穆斯塔法·雷西特、富阿特和阿里·帕沙斯——都是外交部长。
而且,在外交部门,西欧职位——尤其是巴黎和伦敦——最负盛名,排名高于伊朗、黑海沿岸、巴尔干地区或中亚。
这个等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的价值观以及文化和政治权力的居住地。
笔者的观点
尽管围绕希腊革命的德拉曼危机,奥斯曼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在外交部仍然很重要。
促使他们加入龙曼军团的同样因素——亚美尼亚和希腊散居社区在伊朗、地中海和黑海世界、欧洲、南美和北美的大量参与——继续存在。
因此,他们在所有外交部官员中占相当大的少数,约占29%,这一参与率略高于19世纪后期非穆斯林在奥斯曼帝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这些奥斯曼基督徒在整个外交部的比例略高,但在保持更好的职位方面,他们的人数比例表现不佳。
虽然有些人确实领导了主要大使馆,但他们主要是在次要领事职位,尽管他们是受教育程度最好的群体。
总之,他们欣然进入了外交部,但没有平等的晋升机会。
参考文献
[1]海勒·约瑟夫,《英国对奥斯曼帝国的政策,1908-1914年》,伦敦,1983.
[2]中东和北非,一个纪录片记录:《欧洲扩张,1535-1914年》,第二版,纽黑文和伦敦,1975.
[3]伊茨科维茨·诺曼和马克斯·莫特,《穆巴德勒:奥斯曼-俄罗斯大使交换》,芝加哥,1970.
[4]兰格·威廉,《帝国主义的外交》,纽约,第二版,1951.
[5]《东方问题》,牛津大学,1940.